[实用新型]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5000.3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甘海南;段明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生物 滤池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活动对水的污染使人的生存环境恶化,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质不断恶化,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作为缓解水危机的途径之一,人们开始回用污水,随着回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再生成本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来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生物处理法,随着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转,生物处理技术已成为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并借鉴给水滤池工艺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从单一的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其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简化。但现有技术中当曝气生物滤池运行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滤料上增厚微生物膜的脱落,出水会带有部分脱落的微生物膜,使出水水质变差,这时必须关闭进水管阀门启动反冲水水泵进行反冲水,影响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综合处理污水的装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械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过滤池,所述调节池与生物絮凝池之间通过泵连接,生物絮凝池中的污泥通过泵泵入污泥脱水机,生物絮凝池的排水口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泵,曝气生物滤池出口处的中水经过高效过滤池进入清水池,清水池设有排水管线和反冲洗管线。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内设置有滤料层,出水口处设置有斜板沉淀区。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斜板沉淀区设置有斜板,该斜板的倾斜角度为75°~90°。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层的滤料11为新型粒状滤料。
所述滤料为小直径滤料。
在清水池的入水口处还设置有ClO2发生器。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水泵及鼓风机置于地下管廊内。
在土建中采用吸引材料、设置减振装置、管道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生物絮凝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系统对SS、有机物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可大大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效果,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生物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同时还具有过滤、截留悬浮颗粒的功能 ,整个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是理想的中水处理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生物滤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格栅、2沉砂池、3调节池、4生物絮凝池、5曝气生物滤池、6高效过滤池、7清水池、8污泥脱水机、9ClO2发生器、10斜板、11滤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格栅1、沉砂池2、调节池3、生物絮凝池4、曝气生物滤池5、高效过滤池6。
所述调节池3与生物絮凝池4之间通过泵连接,调节池3中的污水通过泵输入生物絮凝池4,生物絮凝池4中的污泥通过泵泵入污泥脱水机8,生物絮凝池4的排水口与曝气生物滤池5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泵,待进一步处理的水通过泵打入曝气生物滤池5,曝气生物滤池5出口处经过处理的中水经过高效过滤池6进入清水池7,在清水池7的入水口处还设置有ClO2发生器9,清水池7设有排水管线和反冲洗管线,清水池7中的部分清水通过排水管线用于回用或排放,部分清水通过反冲洗管线用于反冲洗。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个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机械格栅1用以拦截废水中较粗的分散性悬浮固体物,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泵的叶轮,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所述沉砂池2对废水加以预处理,其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所述调节池3将污水充分混合,由于生活污水水质、水量不均匀,不同时期废水流量和污染物含量波动较大,调节池3可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连续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十方圆通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5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