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门窗塞缝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4891.0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岳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2 | 分类号: | E06B1/62;E06B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门 窗塞缝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门窗边框与外墙交接处节点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外墙门窗边框塞缝防渗水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建筑外墙体上预留的门或窗的洞口安装门或窗的边框时,墙体建筑结构与门或窗的边框之间会存在较大的缝隙,业内称塞缝,该塞缝需要填补,之后再在其外批抹灰层和粘贴外墙面层材料,现有技术中建筑外墙门窗边框的塞缝通常采用向其内打发泡剂、填充防水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方法来处理,以此防止室外雨水通过该塞缝部位向室内渗透,但是外墙门窗与外墙墙体结合处因材质不同,结合部的粘接强度存在差异,塞缝的防水砂浆收缩始终存在,在外部环境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因其产生的膨胀和收缩程度不同,易在其连接处产生裂缝,雨水极易通过此裂缝渗入室内,对室内的墙体或装饰工程造成破坏,影响使用已成为业内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解决的质量通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外门窗塞缝的防水结构,该结构可以避免室外雨水通过建筑外门窗框体与墙体之间的塞缝处向室内渗漏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门窗塞缝的防水结构,包括填充在门窗框体与建筑结构之间塞缝内的填塞物及置于填塞物之外的抹灰层, 在所述门窗框体外的填塞物与抹灰层之间紧贴填塞物设有止水布。
所述止水布外表面涂敷有一层聚合物防水涂料。
所述止水布宽度大于塞缝的宽度。
所述止水布完全覆盖门窗框体外的填塞物,而且超出所述填塞物的外边缘。
所述止水布向门窗框体延伸并紧密覆盖门窗框体的第一覆盖宽度a不小于10mm。
所述止水布紧贴建筑结构并向外延伸的第二覆盖宽度b不小于50mm。
所述止水布紧贴建筑结构并向外延伸的第二覆盖宽度b不小于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外门窗框体与建筑结构墙壁之间的塞缝与抹灰层之间,增加了一层止水布且在止水布外涂覆有一层聚合物防水涂料,所述止水布可消除塞缝处水泥收缩引起的裂缝,涂覆有一层聚合物防水涂料的止水布紧贴于门窗框体外侧,形成完整的窗边防水体系抵抗温度应力,杜绝水患。从而有效地杜绝建筑门窗框体塞缝处室外雨水向室内渗透的顽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50平开门外边框上框节点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55平开窗外边框下框节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75平开窗外边框下框节点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90滑拉门外边框上框节点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135滑拉门外边框上框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外门窗塞缝的防水结构,可以适用于55、75平开窗、50平开门、90、135滑拉门等多个型号尺寸的平开、推拉或滑拉的建筑门或窗框体7的安装,即只要是建筑外墙门或窗框体7的安装且其间的缝隙需要填充时,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进行处理。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建筑门窗框体7与墙体结合处结构易渗水的顽疾,本实用新型是在门窗框体7与建筑结构1之间存在的缝隙(简称塞缝)处,使用填塞物3将该塞缝填补实在,之后紧贴填塞物3外表面铺设一层止水布4,并在该止水布4的外表面上涂覆一层聚合物防水涂料9,之后再在其上施作抹灰层5及用粘结材料8(如水泥)将外墙面层材料6(如瓷砖)贴好。
所述止水布,是采用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温度使用范围-45℃-+60℃。其特点是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缩变形性,在各种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紧固密封,有效防止建筑构件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铺设止水布时,采用宽度大于塞缝宽度的止水布为佳,沿门窗框体7外侧的四周铺设,铺设的止水布4要将填塞物3的表面全部覆盖并且其宽度要超出填塞物3的外边缘,在靠近门窗框体7一侧,止水布4紧贴并覆盖门窗框体7的宽度不小于10mm,将该宽度称为第一覆盖宽度a,第一覆盖宽度a的设置既可以防止室外雨水通过门窗框体7与填塞物3之间的间隙向室内渗水,又不会影响门窗框体7外观的美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4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