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膨胀阀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545.0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阀的固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膨胀阀的密封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空调器上所使用的热力膨胀阀,它包括有阀体,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导入高压液态制冷剂的第一进口通道、导出低压制冷剂的第一出口通道,以及导入低压制冷剂气体的第二进口通道、导出低压制冷剂气体的第二出口通道,第一进口通道连通空调制冷装置的冷凝器出口;第一出口通道连通空调制冷装置的蒸发器进口,用于导出经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阀体内设置有阀室,所述阀室与第一进口通道连通并且下端在所述阀体的底面开口,阀室内开设有阀孔,与设置在所述阀孔入口阀座上通过接触或分离来开闭所述阀孔的阀芯部件;设置在阀室内的螺旋弹簧对阀芯部件朝阀孔方向施力,由于导入高压液态制冷剂的第一进口通道与阀室直接连通,因此当高压的需要节流的液态制冷剂从转动杆的顶端流入时,容易引起传动杆的振动而产生噪声,近而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性能。并且由于气液冲击膨胀阀腔,会引起共鸣产生较大噪声。
为消减噪声,防止发动机内的异音传到驾驶室内,在所述的膨胀阀外侧与固定腔内设置有围绕膨胀阀阀体的贯通密封条和将所述的贯通密封条包容其内的周围密封条。图1为现有技术的周围密封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的周围密封条为横截面呈梨形的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为等厚设置闭合环形结构,且在其内侧向内凸出地形成有一个凸棱1,两个不同规格的密封条设置以及异形的周面密封条结构,导致成本和人工费用的增加,而且,由于周围密封条大直径段壁厚不够,支撑强度不够,使得贯通密封条与周围密封条直接容易发生错位,导致隔音效果减弱,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将膨胀阀包围并消减异音的密封条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膨胀阀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可允许膨胀阀嵌设其内的设置腔和设置在膨胀阀与设置腔之间的密封条,所述的密封条的横截面呈鸭梨形,其为贯通孔呈圆角矩形结构的环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密封条采用聚氨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中心孔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整个密封条环壁厚向大直径端逐步增大,可有效保证大直径端的支撑强度,有效消减震动的传播,且将原来的两个密封条替换为一个,装配效率得到提高,且单个的密封条结构,稳固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周围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安装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膨胀阀设置在设置腔20内,为消膨胀阀产生的震动噪音向驾驶仓内传递,在所述的膨胀阀10与设置腔20间设置有密封条30。
所述的密封条30紧套设在膨胀阀10的周体之上,其为可匹配的卡入设置腔内的横截面呈鸭梨形的环状结构,其贯通孔31为圆角矩形结构,所述的圆角矩形的贯通孔可紧套在膨胀阀的周体之上,而且外侧可与设置腔壁面向顶持,即密封条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膨胀阀体和设置腔相紧接触,可以有效消除膨胀阀产生的噪音向外扩散。
其中,所述的密封条采用聚氨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中心孔采用圆角矩形结构,整个密封条环壁厚向大直径端逐步增大,可有效保证大直径端的支撑强度,有效消减震动的传播,且将原来的两个密封条替换为一个,装配效率得到提高,且单个的密封条结构,稳固性强。
由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