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锅炉侧风机现场动平衡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478.2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盈;王学同;李福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8 | 分类号: | G01M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锅炉 风机 现场 动平衡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锅炉侧风机现场动平衡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中锅炉侧风机包括一次风机、排粉风机、引风机、送风机、脱硫增压风机、密封风机、净化风机等等,它们是锅炉辅机中比较重要的设备之一,风机运行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锅炉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风机叶轮的质量不平衡是指叶轮的质心与其旋转中心不重合,它是电厂中锅炉相关风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引起叶轮质量不平衡的原因有:1、先天性缺陷:如材质不均匀,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和安装误差,即叶轮在设计、加工、制造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偏心;2、后天运行中造成的:如工作状况较差时、叶片极易受到磨损,较大颗粒和微小粉尘颗粒随高温、高速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叶片会遭受连续不断的冲刷;同时,叶轮表面在高温下很容易氧化生成厚厚的氧化皮,在离心力或振动作用力下自动脱落。长期的双重作用下,叶片出口处形成刀刃状磨损。叶片受损部位的磨损是随机的,且是不规则的,造成了叶轮的不平衡。另外叶轮的结垢也会导致较大的质量不平衡,烟气中的粉尘颗粒会吸附在叶片非工作面上,特别在非工作面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形成比较严重的粉尘结垢,并且逐渐增厚。风力、风压的不均匀,必然使粉结垢不均匀,造成叶轮的不平衡。
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导致的质量不平衡,都会使转子上的偏心质量在叶轮旋转时的离心力导致振动。
传统动平衡处理方法:
1.将风机转子拆卸后返回生产厂家作动平衡处理,该方法处理时间长,耽误正常发电生产工作,而且叶轮平衡处理回来后,重新安装上可能还会有对中不良等因素导致的振动大的情况。
2.手工计算的方法,如两点法、三点法、划线法,这些方法计算步骤复杂、计算量大,手工画图,精度不高,试加重次数太多,对设备损害大,该方法是一种测量设备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用的方法,目前逐步被淘汰;
3.闪光测相位法,闪光灯受转子信号灯电门控制,每当转子上长形凹槽通过平衡点时,光电门接受光,引起闪光。在稳定情况下,在闪光灯照射下可看到转子上的白线好像一直“停在”某一刻度,利用这种频闪现象读出振动相位,该方法需要事先在转子上画上一条白线作为标记,同时还要制作刻度盘,步骤复杂,精度不高,已经逐步被淘汰。
4.光电传感器测相位法,该方法是目前多数电厂风机现场动平衡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停机,做测试准备。在风机轴上贴反光条,架设测试仪器探头;②开机,初次测量振动值,包括工频振幅和相位角度,记录数值;③停机,凭经验在预估的角度上加试重;④开机,测得加试重后振动值,包括工频振幅和相位角,利用动平衡原理计算应加配重大小和加配重的角度;⑤停机,加配重并焊接牢固,重新开机,测量剩余振动的工频振幅和相位,若振动在允许范围则平衡结束,否则重复第四步以后的操作。整个操作过程繁琐,需要停机才能进行测量,不能满足实时的在线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厂锅炉侧风机现场动平衡测量装置,它结构简单,一次安装终身使用,简化了测量过程,满足了实时在线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厂锅炉侧风机现场动平衡测量装置,风机叶轮轴通过轴承与电动机连接,所述叶轮轴处设有一个支架,在支架水平位置安装有一个键相探头,支架上键相探头旁边的位置沿圆周开一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内安装有两个测量轴振的轴振探头。
所述支架安装在水泥基础上,两个轴振探头一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布置,或以左右45°角方式布置。
所述轴振探头为涡流探头。
一种电厂锅炉侧风机现场动平衡测量装置的动平衡方法,它的步骤为:
步骤一、利用轴振探头和键相探头读取振动值,包括工频振幅和相位角度;
步骤二、试加重位置的确定:利用读出的相位角度直接计算出应加重位置,
式中,为工频振动相位值,
为振型滞后角,风机叶轮为刚性转子,此时
为轴振探头的数据传输滞后角,不同的传感器铭牌上都有标注;
由式(1)计算得到加重位置角度θ后,在键相槽处逆转向盘动转子θ处便是应加重位置;
步骤三、试加重大小的确定:由下公式计算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研究院,未经山东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液晶显示屏电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