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326.2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宁军;王武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片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特别适用于高精密激光加工薄钢片设备的自动上下料。
背景技术
在高精密激光加工过程中,有一类加工件为薄钢片。为了保证加工质量,要求激光的焦点相对于加工件薄钢片的位置变化不大于被加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要求薄钢片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始终是平整的,即装夹时不能产生变形,且在切割的过程中也不产生新的变形,薄钢片不发生震动。
以往首先将采购来的卷状薄钢片用剪板机剪开,这样不仅费力费时,而且容易引起撕裂变形,严重时还会报废薄钢片。然后将片状的薄钢片用可调位把手夹住,用手动螺杆或气缸拉紧。最后将薄钢片和张紧框一起抬上切割机。夹住钢片时需要一人拿住钢片,另一人转动可调位把手夹住,生产效率低下。在薄钢片被夹住和拉紧时都是局部受力,相关零件会产生变形,导致薄钢片严重不平,满足不了激光加工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采用滚轮自动上下料,利用气缸代替可调位把手装夹薄钢片,因为受力均匀,相关零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局部起皱变形和大波浪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夹持器,所述右夹持器包括T形底座、U形装夹框、上顶压紧条、楔形张紧条、气缸和连杆;在T形底座上设有U形装夹框,在U形装夹框内设有上顶压紧条和楔形张紧条,上顶压紧条与U形装夹框的上端组成狭槽用于容纳薄钢片,在T形底座的右端设有气缸,连杆连接气缸和楔形张紧条。
在所述T形底座的右端设有至少两个气缸,所述气缸均匀地分布于T形底座的右端上。
优选的在所述T形底座的右端设有三个气缸,所述气缸均匀地分布于T形底座的右端上。
更优选的,在所述T形底座的右端设有四个气缸,所述气缸均匀地分布于T形底座的右端上。
在所述右夹持器的前端设有两个上料滚轮,用于带动薄钢片到所述右夹持器中。
在所述右夹持器的后端设有两个下料滚轮,用于带动薄钢片离开所述右夹持器。
优选的,所述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左夹持器,左夹持器与右夹持器结构相同,左右夹持器分别夹住薄钢片的两端,通过气缸带动连杆,连杆拉动楔形张紧条,楔形张紧条带动上顶压紧条实现对薄钢片夹紧和拉紧。
在所述左右夹持器之间设有薄钢片自动托板,用于承托薄钢片。
优选的,所述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卷料滚,卷料滚设置于左右夹持器的前端,与左右夹持器有一段距离,用于卷缠卷状薄钢片。
所述卷料滚通过轴承固定在专用支架上,所述卷料滚上展开的薄钢片与左右夹持器平齐,可以灵活、平稳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 利用气缸代替可调位把手装夹薄钢片,因为受力均匀,相关零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消除了薄钢片局部起皱变形和大波浪变形。该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长期工作稳定可靠,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解决了以往需要两个人手动夹持薄钢片时效率低下且薄钢片平整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3为薄钢片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T形底座,2为U形装夹框,3为上顶压紧条,4为楔形张紧条,5为卷料滚,6为卷状薄钢片,7为薄钢片自动托板,8为上料滚轮,9为气缸,10为下料滚轮,11为薄钢片,12为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推进器用潜水隔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拉刀自紧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