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282.3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滕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B60R16/02;G01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电容 传感器 车窗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中电动车窗的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
背景技术
现有电容式防夹传感技术依据电容电极的设置位置分为以下两大类:
1、在车窗上部密封区域安装电容检测电极
如专利US6337549、US6377009、US7293467、US20030005775、US6483054、US6389752、US7319301、CN200880114004.5
这类技术使用嵌入玻璃窗上部密封条内的金属电极检测电容变化。当导电体靠近检测电极时,由于电极附近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造成电极间的电容改变实现非接触防夹。US6337549在密封条内设中空区域或填充海绵材料增加弹性,当非导电物体进入防夹区域时,车窗上升夹住非导电体,夹力使密封条发生形变,密封条内的检测电极位移造成电容变化实现有限夹力防夹。专利US6377009采用窄脉冲对电容充放电的方法减少水分等外界因素干扰;同时配合位置传感器和电机电流检测电路,使用自适应算法修正由于材质老化和变形等缓慢变化因素造成的系统偏差。
2、在车窗玻璃上部安装电容检测电极
这类方法使用丝印在玻璃上部的检测电极检测导电物体(如US4453112,国内专利申请号200610060104.7),同时配合位置检测电路,记录正常状态下位置-电容曲线。当某位置电容值超过一定阈值时控制车窗马达带动车窗下降。
上述现有的电容式防夹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开放式的检测电极无法判断物体的方位。由于电场线环绕在检测电极的周围,遇到侧面靠近的导电体如乘员的头部,或者手握侧面的把手时会使检测系统判断失误。
(2)安装在密封条内的电极会因为橡胶老化、温度变化、装配不当、车门形变等产生应力而造成变形,干扰信号检测。
(3)外界温湿度变化会使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对检测电路产生干扰。
(4)使用带屏蔽层的(类似同轴电缆)的检测导线虽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无法实现非接触防夹,同时也存在上述第(2)条描述的缺陷。
因此,现有各种电容式防夹技术也未被汽车前装市场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克服现有各种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敏感区域方向选择性不强导致的误判问题的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包括玻璃本体和设置在玻璃本体上沿表面的至少两个电容,其中位于最上部的电容构成主检测电容C1,位于下部的电容构成辅助检测电容C2,所述主检测电容C1和所述辅助检测电容C2作为敏感元件以测量是否有人体的肢体接近或接触车窗玻璃的上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电容传感器的车窗玻璃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在所述玻璃本体上沿的同一表面按一定间距平行设置至少三个呈长条形分布的电容电极,相邻所述电容电极分别构成所述主检测电容C1和所述辅助检测电容C2。
在所述玻璃本体上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对称位置按一定间距平行设置至少两对长条形分布的电容电极,其中位于最上部的一对所述电容电极构成所述主检测电容C1,位于下部的其余所述电容电极构成所述辅助检测电容C2。
玻璃本体上沿的一个表面设置一个共用电极,另外一个表面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个电极,另外一个表面的上部电极与共用电极构成所述主检测电容C1,另外一个表面的下部电极与共用电极构成所述辅助检测电容C2。
所述主检测电容C1距离玻璃本体的顶壁的距离为0-5mm,所述主检测电容C1与所述辅助检测电容C2的间距为2mm-10mm,所述电极的宽度为1mm-8mm。
位于所述玻璃本体内表面的电极引线和外表面的电极引线分别位于玻璃本体的左右两侧;或位于玻璃本体上的电极引线中至少一条位于一侧,其余位于另外一侧。
所述电极的长度至少覆盖玻璃本体有可能夹住人体的位置。
所述电极覆盖有绝缘层。
每条所述电极由多个电极板串接而成;或每条所述电极为折线结构。
所述电极粘结、印刷、镶嵌或蚀刻在所述玻璃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奥特易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隧道式洗车机的风口提升装置
- 下一篇:高合金难变形无缝钢管的穿孔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