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142.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阎京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人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人工植体结构,尤其是指一种易于植牙手术实施、增加牙冠黏合的稳固性及易于后续研磨施工的牙科人工植体结构。
背景技术
当牙齿遇到蛀牙、断牙、牙周病而拔牙后,则制造假牙填补缺口。传统式补牙是将该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磨小,再印模铸造一组牙套,然而,牙套的使用易使邻牙倾斜并卡积食物残渣并衍生细菌,而全口无牙或后牙臼齿全缺牙使用活动假牙是完全以牙床的黏膜来支撑,无法咬硬的东西。因此现在科技化牙科遂改善传统假牙其先天上的缺点而发展制造出人工植牙,以解决缺牙患者配戴传统假牙的问题。
目前一般牙科使用的人工植体外形及功能均类似牙根的长柱体,完整的人工植牙则由人工植体、连接体、假牙三者所组成,其三者之间是可以由螺丝锁定(或是由黏着剂或螺丝与黏着剂交互运用),串连成一体的人工取代物,其目的就是要取代丧失的牙齿。
除此之外,目前的人工植体与假牙相互连接固定时,由于并无任何可供量测的用具,据此判断假牙的高度等,同时当假牙需研磨施工时,更无其他可供支撑的结构,使得牙技师于施工上的困难。
又,目前当假牙安装于人工植体上时,仍无法有效避免假牙于人工植体上旋转,造成使用者在咬合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牙科人工植体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实施、增加牙冠黏合的稳固性及易于后续研磨施工的牙科人工植体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牙科人工植体结构,包含有牙根及支台,该牙根外缘设有螺纹部,螺纹部上则形成有多个直型沟处理面;该支台延伸设置于牙根顶部,支台外缘则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标示部及设置于标示部上的卡沟。
上述支台上设有嵌合槽。
上述标示部为凹设并环设于支台外缘。
上述标示部间的距离为1~3mm。
上述支台为四方型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透过牙根外缘的粗螺纹或细螺纹的每一螺纹上形成尖锐的刃部,而易于切开牙床内的骨头,使牙根很容易被垂直且正确的植入牙床;螺纹部的垂直方向上则形成有多个直型沟处理面,透过直型沟处理面的组合,借以提高牙根的锋利度,提供较好的切削力,同时使得在植入牙床后,在牙根上所提供的骨头增长空间加大,使增长的骨头可以延伸到螺纹部外表,使牙根更能被固定于牙床内,而不松脱,且骨细胞愈合后稳固性亦较好;该支台延伸设置于牙根顶部,且该支台为四方型结构,透过四方型结构增加接触表面,借以增加牙冠黏合的稳固性,支台外缘则形成有多个标示部,标示部间的距离大致上为1mm~3mm,且标示部凹设并环设于支台外缘,提供医师于研磨支台时作为研磨高度判断的辨识性,标示部上则另设有卡沟,借以供本实用新型人工植体的旋转固定用,支台外缘则设有嵌合槽,使其易于固定制作牙冠的塑料帽,易于后续牙冠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的支台研磨前、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的植入牙床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牙科人工植体结构的完成植牙的实施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牙根 11 螺纹部
12 直型沟处理面 2 支台
21 标示部 22 卡沟
23 嵌合槽 3 牙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档陶瓷凤棺骨灰盒
- 下一篇:气液分离装置的内置式气体输出变径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