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器电源机箱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0656.6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陶高周;胡孔红;蔡曲娥;蒋知信;王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电源 机箱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机箱,尤其是一种逆变器电源机箱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车轮,最终将转入可再生能源的永续利用。光伏/风力并网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光伏/风力并网逆变装置是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性部件,它承担能源转换的重任。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光伏/风力并网发电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目前,对于户外使用的光伏/风力并网发电装置还存在防护、热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如下几点:第一,由于逆变器电源箱的电路部分大都采用完全密封,而密封腔体内的空气不流通,导致局部发热元器件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第二,如果逆变器电源箱体采用半密封状态,又存在防水性差的问题,无法达到户外产品IP65的防水等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出现箱体内区域温度过高的现象、有效降低密封箱体内部温度的逆变器电源机箱的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电源机箱的散热装置,包括由前箱体和后框架组成的箱体,后框架焊接在前箱体的底板的背面,前箱体上安装前盖板,后框架上安装后盖板,前箱体的中部焊接隔板,隔板将前箱体和前盖板所围成的空腔分隔为上、下空腔,隔板的板面上安装风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由前箱体和后框架组成,且在前箱体和后框架上分别安装前、后盖板以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风机,使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形成内循环,将温度比较高的地方的热量分散到其它温度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就避免出现箱体内区域温度过高的现象,延长了箱体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2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箱体、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去掉前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包括由前箱体10和后框架20组成的箱体,后框架20焊接在前箱体10的底板11的背面,前箱体10上安装前盖板30,后框架20上安装后盖板40,前箱体10的中部焊接隔板14,隔板14将前箱体10和前盖板30所围成的空腔分隔为上、下空腔,隔板14的板面上安装风机50,所述的后盖板40上开设散热孔41,便于散热。可见,本电源箱的箱体的前后侧分别安装前盖板30、和后盖板40,使箱体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以达到防水的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的前箱体10由底板11以及设置在底板11四周的竖板12围合而成,横梁13架设在位于左右两侧的竖板之间,隔板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折边14a,隔板14的上端通过折边14a焊接在横梁13上,隔板14的下端通过折边14a焊接在前箱体10的底板11上,所述的隔板14上开设用于安装风机50的安装孔14b,隔板14与前箱体10的左、右两侧竖板之间均有间距。所述的前箱体10的底板11上开设多个可供引线引出的出线孔11a,各个出线孔11a上均安装防水端子15,所述的出线孔11a的个数为6个。隔板14上安装的风机50在工作时,由于隔板14的两端没有和前箱体10接触,隔板和前箱体10之间的空隙形成了内循环的风道,风道的气流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这样通过风机腔体内的热量就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分散到其它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降低了腔体内的整体温度,从而延长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由前箱体10和后框架20组成,且在前箱体10和后框架20上分别安装前、后盖板30、40以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安装风机50,使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形成内循环,将温度比较高的地方的热量分散到其它温度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就避免出现箱体内区域温度过高的现象,延长了箱体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0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电源智能稳压控制装置
- 下一篇:智能供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