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折的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0601.5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奇;张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00;B25B13/08;B25B13/4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时使用的扳手,属于骨科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损伤的病例中,骨盆后环损伤,尤其是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和骶骨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其诊断与治疗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对于骶髂关节脱位、骶骨压缩或分离骨折,需要首先将骨折复位并进行固定,目前常用的接骨板、C-clamp等器械不能同时实现有效的复位和固定。为了治疗这类损伤,中国专利号ZL 2008 1 0079334.7公开了一种骶骨撑开器,又可以称为可调式微创骨盆接骨板。临床中,这种可调式微创骨盆接骨板用于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和骶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以髂后上棘为中心做两个纵形小切口,插入骶骨撑开器,然后应用扳手,将其旋紧。但是在手术中发现,通过手术切口,通常只能将扳手插入固定在骶骨撑开器连接杆的外侧,不能有效旋紧,往往需要在两个切口的中间在做一个纵形切口,显露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中间部位,这样才能达到旋紧的要求。这种方法由于增加了切口,也就增加了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设计一种合适的扳手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增加中间手术切口即可有效旋紧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的弯折的扳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折的扳手,它由扳手头、横杆、板手把组成,扳手头为N形,N形内横径与被旋紧器件的夹持处的外径相匹配,横杆的一端连接在扳手头的上端中央,与扳手头的平面相垂直,横杆的另一端与扳手把的一端相连接,横杆与扳手把相垂直。
上述弯折的扳手,所述横杆的长度大于手术切口至被旋紧器件的夹持处外端的最小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这种弯折的扳手,可以在手术时将扳手头和横杆从切口处插入向中间推动,用扳手头转动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将骶骨撑开器旋紧,从而避免了增加切口,也消除了因手术创伤以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是骶骨撑开器使用中旋紧不便的难题,是临床中使用骶骨撑开器时非常必要的手术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扳手头1、横杆2、板手把3。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由扳手头1、横杆2、板手把3组成。
扳手头1为N形,使用时将扳手头1垂直向下夹住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横截面的外形为六边形或四边形,扳手头1的N形内横径与被旋紧的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的外径相匹配。
横杆2的一端连接在扳手头1的上端中央,与扳手头1的平面相垂直,横杆2的另一端与扳手把3的一端相连接,横杆2与扳手把3相垂直,横杆2的长度大于骶骨撑开器对应的两端切口至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外端的最小距离,可以使扳手头1插入到连接杆的位置。转动扳手把3可以转动横杆2另一端的扳手头1,从而旋紧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手术时将需要以髂后上棘为中心做两个纵形小切口,插入骶骨撑开器,将骶骨撑开器的两端固定,然后将扳手头1和横杆2从切口处插入后向中间推动,使扳手头1插入到连接杆的位置,用扳手头1卡住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转动扳手把3以转动扳手头1,转动骶骨撑开器的连接杆,从而将骶骨撑开器旋紧。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需要在皮下远端旋紧的其他手术中,并不局限于对骶骨撑开器进行旋紧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泽,未经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0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载调压开关定位销的螺丝拆装扳手
- 下一篇:用于去毛刺机的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