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0434.4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8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宏;肖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6 | 分类号: | B60N2/26;B60N2/44;B60N2/4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安全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早期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291782”,名称为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该机构包括椅背、头枕、弹簧、弹簧座和导向柱,椅背设有定位槽和导向槽,头枕的背面设有凸起和导向块,导向柱包括大头和小头,弹簧的一端抵在大头和小头交接处的台阶面上,另一端抵在弹簧座一端内凹的台阶面上,弹簧座的另一端抵在椅背上,导向柱的小头穿过弹簧座的通孔I和导向槽再与头枕连接,导向块滑配合在导向槽内,凸起配合在定位槽内。该汽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调节高度方便且可靠性强、无安全隐患。
但是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头枕高度调节与肩带高度调节是相互独立的,也即调整好头枕高度后,还需要另外调整肩带的高度至合适的位置。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调节头枕高度时,还可以同时调节肩带高度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该车用儿童安全座椅调节头枕高度时,还可以同时调节肩带的高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上设置有供肩带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椅背上开设有沿椅背长边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椅背的后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条凸起,所述椅背与头枕之间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通槽内并可相对于第一通槽上、下滑移,所述移动板至少部分位于椅背的后部,所述椅背的后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头枕上,所述连接件穿设在第一通槽内并可相对于第一通槽上、下滑移,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后端向下倾斜,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前端也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内穿设有卡轴,还包括一驱动滑动板向下滑移的弹性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枕上开设有供手握持的第二通孔,所述滑动板相应于第二通孔处设置有第三通孔。该优选的实施例,单手握持住头枕时,即可同时握住滑动板,操作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枕的后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滑动板相应于第一凹槽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性组件的上端顶靠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该弹性组件的下端顶靠在凸台的上端面上。该优选的实施方案结构简单,便于使滑动板在未受力时由弹性组件推动滑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板与头枕之间铆接有铆钉,所述滑动板相应于铆钉处开设有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水平方向的内径与铆钉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四通槽垂直方向的内内径大于铆钉的外径。该优选的实施例,可以防止滑动板和头枕相互脱离,而且滑动板在头枕与椅背之间活动顺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三通槽分别开设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该优选的实施例,可以使移动板可靠地与滑块接触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螺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头枕上也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拧设在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上,所述螺杆的端部还拧设有螺母,螺母位于第二凹槽内。该优选的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该优选的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节头枕高度时,还可以同时调节肩带的高度,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并且所述卡轴卡设在凸起之间。
图4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并且所述卡轴露于凸起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说明,图3中的左侧为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后端,图3中的右侧为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前端,图3中的上端为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上端,图3中的下端为车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下端。
见图1~图4,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1、头枕3,所述头枕3上设置有供肩带23穿过的第一通孔34和供手握持的第二通孔32。
所述椅背1上开设有沿椅背1长边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10,所述椅背1的后部间隔设置有五条凸起12。当然所述凸起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0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