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三维外形尺寸和重量的马铃薯检测分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9233.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8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晶霞;杨德秋;高波;李洋;刘金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8 | 分类号: | B07C5/08;B07C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外形尺寸 重量 马铃薯 检测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检测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在马铃薯分级处理过程中,依据马铃薯的三维外形尺寸参数和重量参数进行检测分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世界性经济作物,分布广泛,容易栽培,宜粮宜饲,宜做多种原料。营养丰富,粮菜兼用,有“地下苹果”之称。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作物。近百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世界各地均有栽植。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已成为我国脱贫致富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增加我国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550万公顷,总产量达到9900万吨,虽然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很大,但商品化率较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市场标准的引导,没有针对不同的需求目标将收获后的鲜薯进行分级处理,实现多级增值。
随着国外百事食品、辛普劳等大公司的进驻中国,加上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企业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生产薯条、薯片等的原材料不再依赖进口,将目光投向了国内马铃薯市场,自然对马铃薯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相对落后,国产马铃薯的品质总体比较差。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高品质马铃薯的需求。因此,需要将马铃薯块茎进行检测分级,使同类档次的马铃薯规格一致,保证马铃薯的商品品质。
目前,用于马铃薯种薯的分级设备大致包括:振动网筛式分级设备、滚筒式分级设备和平面扇型旋转辊式分级设备等。以上这些设备只能使按块茎的直径进行分级分选,无法根据块茎的三维尺寸和重量信息进行分选控制。仅仅适合于形状较为规则的马铃薯的分选。对于形状不规则的马铃薯块茎易造成错误分级,影响分级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马铃薯的三维外形尺寸和重量两种控制参数进行检测分级的装置,用于提高马铃薯的分级精度,保证马铃薯的商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三维外形尺寸和重量的马铃薯检测分级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输送皮带;在驱动皮带轮处还设置有马铃薯入口槽,在从动皮带轮处设置有马铃薯出口槽;在输送皮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信号采集器及与每个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拨杆;信号采集器通过连接线与电脑构成通讯连接;在输送皮带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分级出口槽,分级出口槽位于拨杆的对面,与每个拨杆位置对应。
所述驱动皮带轮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三维外形尺寸和重量的马铃薯检测分级装置比单纯按照外形尺寸或重量进行分级精度更高,检测分级方法更为先进,不同档次块茎更能在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本装置中信号采集器及拨杆的位置设置灵活,可根据马铃薯不同的分级要求,将信号采集器及对应的拨杆设置于不同位置来实现分级筛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皮带轮 2马铃薯入口槽 3发动机
4信号采集器 5拨杆 6连接线
7电脑 8马铃薯块茎 9马铃薯出口槽
10从动皮带轮 11分级出口槽a 12分级出口槽b
13输送皮带 14分级出口槽c 15分级出口槽d
16分级出口槽e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三维外形尺寸和重量的马铃薯检测分级装置包括驱动皮带轮(1)、从动皮带轮(10)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输送皮带(13);在驱动皮带轮(1)处还设置有马铃薯入口槽(2),在从动皮带轮(10)处设置有马铃薯出口槽(9);在输送皮带(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信号采集器(4)及与每个信号采集器(4)连接的拨杆(5);信号采集器(4)通过连接线(6)与电脑(7)构成通讯连接;在输送皮带(13)的另一侧设置有分级出口槽a(11)、分级出口槽b(12)、分级出口槽c(14)、分级出口槽d(15)及分级出口槽e(16),各分级出口槽位于各拨杆(5)的对面,与每个拨杆(5)位置对应。
所述驱动皮带轮(1)与发动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9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