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8423.2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14 | 分类号: | F16L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同 管道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管道长度的受限制以及管道大小的不一致,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管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增长管道的长度,而有时在施工过程,为了达到一定的压力,需要从大管道连接到小管道,以增大管道的压力,此时在大管道与小管道之间连接时需要找到合适的连接件才能实现有效密封连接,而现状只能定做连接件,这给工程施工以及安装进程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国内生产的PVC管件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标准GB/T10002.2-2003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和GB/T5836.2-2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生产的,还有其他几种管件,例如建筑用冷弯管材管件,化工用PVC管材管件等,其管件的结构都基本上是一样的,一是管件上均具有与PVC管材相连接所需要的承口,二是管件的承口与管件主体是一体的,采用PVC胶粘剂把管材与管件承口粘接在一起。
这种胶粘式承插连接头,按上述标准规定,只适宜于de160以下管材和管件的连接,其原因是PVC管材和管件的圆度和直径尺寸,由于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原因,总是存在着不可消除的偏差,管材直径越大管材和管件尺寸偏差的绝对值也就越大,管件与管材之间无法准确配合,不是过于松动无法粘牢,就是插不进去。
鉴于这种情况,目前有些生产厂家开发了柔性接头的管件,就是将管件的胶粘式承口改变为胶圈密封连接,不再使用胶粘方式。胶圈密封式连接虽然可以接受较大的管材和管件的不圆度和平均直径偏差,较胶粘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管材和管件之间的这种胶圈密封式连接,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管材直径大时,安装困难。为克服管材插入管件承口的胶圈中的摩擦力,需要借助拉紧器、导链等工具,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二是使用中,在管材中输送介质的压力下,管材会从胶圈中脱出,在非埋地敷式管道的情况下,需将管材逐根予以固定,不但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安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设计合理的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由多节不同直径的连接件构成,多节连接件层叠形成一塔形,每节连接件的直径一致,相邻两节连接件之间通过缓冲件连接。
优选地,每节连接件的长度为20~90cm。
优选地,每节连接件的长度为30~70cm。
优选地,每节连接件的长度为65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连接件本体由多节不同直径的连接件构成,多节连接件层叠形成一塔形,每节连接件的直径一致,相邻两节连接件之间通过缓冲件连接。本结构分不同尺寸外径的塑料连接件,在使用中,施工人员可以任意切割所需要的口径部分,给施工人员选择管材连接件径口大小方面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及设计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件本体;11-连接件;12-连接件;13-连接件;14-连接件;12′-缓冲件;13′-缓冲件;14′-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8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乐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齿轮齿条式储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