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投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8254.2 | 申请日: | 201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功权;付湘发;高屹东;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G02B27/28;G02B27/09;G03B21/1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投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投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投光机,由于其在照明系统中,光能利用率不高,一般来说,其光能利用率理论上最高仅50%。而且对发光二极管的收光效率也不高。
再有,对发光二极管的单极光利用率也不高,而投影镜头体积大,分辨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就在此种情况下作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光能利用率高、收光效果好、对单极性能利用率高、体积小的微型投光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发光二极管2和将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聚成平行光的聚光镜片组4,在聚光镜片组4后面设有将平行光折弯90度的偏光转换棱镜组5,在偏光转换棱镜组5出光向的下方设有单极性光利用率高的偏振分光棱镜组7,在偏振分光棱镜组7出光向的左边设有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光转换棱镜组5出光向的下方与偏振分光棱镜组7之间设有对发光二极管2进行收光的非球面镜片6。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片组4由对发光二极管2进行收光的导光柱41和将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聚成平行光的聚光镜片42组成。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2采用RGB三原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散热片9。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左前方设有保护玻璃镜片10。
如上所述的微型投光机,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导轴11,在导轴11中设有镜筒12,所述的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安装在镜筒12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光转换棱镜组和偏振分光棱镜组来转换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使其对光能利用率高达85%。
其二,发光二极管采用RGB三原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高度更高,功耗更低。
其三,采用导光柱结合非球面镜片对LED进行收光,能量更均匀,收光效率更是高达85%以上。
其四,偏振分光棱镜组对单极光利用率高达8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微型投光机,包括有壳体1,壳体1可分为上壳和下壳。在壳体1内设有发光二极管2和将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聚成平行光的聚光镜片组4。在聚光镜片组4后面设有将平行光折弯90度的偏光转换棱镜组5。在偏光转换棱镜组5出光向的下方设有单极性光利用率高的偏振分光棱镜组7,该偏振分光棱镜组7由两个棱镜,中间镀有一层薄膜,使之实现偏振作用。在偏振分光棱镜组7出光向的左边设有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该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由五枚透镜组成,当然可根据设计需要,从而设置几枚透镜。
在所述偏光转换棱镜组5出光向的下方与偏振分光棱镜组7之间设有对发光二极管2进行收光的非球面镜片6。设置的非球面镜片6可收光效果非常明显。
所述聚光镜片组4由对发光二极管2进行收光的导光柱41和将发光二极管2发出的光聚成平行光的聚光镜片42组成。同样,导光柱41对收光效果也很明显。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发光二极管2采用RGB三原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作为优选方式,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散热片9。
作为优选方式,在壳体1内设有导轴11,在导轴11中设有镜筒12,所述的投影光学透镜组件8安装在镜筒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未经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8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360度全息影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窄边液晶显示器拼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