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边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7994.4 | 申请日: | 201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辅;李春俊;别玉;毛文元;闻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鼎睿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空气 集热器 边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边框,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一般用于物料干燥领域。即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把冷空气加热为热空气,用热空气把热量传给湿物料,并带走湿物料蒸发的水蒸汽。因此,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前景。
传统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为矩形盒形状,应用时将若干集热器串联、并联组合成集热器阵列。相邻集热器之间难以形成可靠的密封,集热器本身的密封性能也不好,漏气现象严重,显著影响其集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一体化∕构件化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边框,包括边框甲1和边框乙2。边框甲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结构Ⅰ1.2和U型结构Ⅱ1.3,边框乙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倒U型结构Ⅰ2.2和倒U型结构Ⅱ2.3。
所述边框甲1上部的U型结构Ⅰ1.2与边框乙2上部的倒U型结构Ⅰ2.2扣合,边框甲1下部的U型结构Ⅱ1.3与边框乙2下部的倒U型结构Ⅱ2.3扣合。如此即把两相邻集热器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而且消除了集热器之间的缝隙,彻底杜绝了通过缝隙发生渗漏的可能。
所述边框甲1的底板Ⅰ1.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压板Ⅰ1.4,边框乙2的底板Ⅱ2.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压板Ⅱ2.4,底板Ⅰ1.5与压板Ⅰ1.4、底板Ⅱ2.5与压板Ⅱ2.4之间构成槽状结构,保温板7嵌入其中。
挡板Ⅰ1.1、挡板Ⅱ2.1上安置有垫片4,在垫片4上安置透明盖板3,透明盖板3与倒U型结构Ⅰ2.2间的间隙用密封胶5充填。如此便构成了集热器内部良好的密封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集热器阵列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消除了集热器之间的缝隙,彻底杜绝了通过缝隙发生渗漏的可能。便于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的建筑构件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甲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框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边框甲,1.1:挡板Ⅰ,1.2:U型结构Ⅰ,1.3:U型结构Ⅱ,1.4:压板Ⅰ,1.5:底板Ⅰ,2.1:挡板Ⅱ,2.2:倒U型结构Ⅰ,2.3:倒U型结构Ⅱ,2.4:压板Ⅱ,2.5:底板Ⅱ,3:透明盖板,4:垫片,5:密封胶,6:密封垫,7: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边框,包括边框甲1和边框乙2。边框甲1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U型结构Ⅰ1.2和U型结构Ⅱ1.3,边框乙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倒U型结构Ⅰ2.2和倒U型结构Ⅱ2.3。
边框甲1上部的U型结构Ⅰ1.2与边框乙2上部的倒U型结构Ⅰ2.2扣合,边框甲1下部的U型结构Ⅱ1.3与边框乙2下部的倒U型结构Ⅱ2.3扣合。
边框甲1的底板Ⅰ1.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压板Ⅰ1.4,边框乙2的底板Ⅱ2.5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压板Ⅱ2.4,底板Ⅰ1.5与压板Ⅰ1.4、底板Ⅱ2.5与压板Ⅱ2.4之间构成槽状结构,保温板7嵌入其中。
挡板Ⅰ1.1、挡板Ⅱ2.1上安置有垫片4,在垫片4上安置透明盖板3,透明盖板3与倒U型结构Ⅰ2.2间的间隙用密封胶5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鼎睿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鼎睿太阳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