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肢骨折用外固定夹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7876.3 | 申请日: | 201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盈;牛立芬;戴建烽;石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瑞诺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立军 |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肢 骨折 固定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肢骨折用外固定夹板,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可能发生了骨折。目前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如下:(1)止痛,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患者必要的止痛药,一般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口服或肌注止痛药,以达到止痛的目的;(2)固定,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骨折部位,可减少患者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的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对患者进行搬运和转送。
对骨折病人急救时骨折部位的固定是暂时的,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部位准确复位,应原位固定。传统的现场急救一般是就地取材,选取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进行固定,这样的固定选材粗糙,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且费时费力,在转运途中可能碰坏伤肢,不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实用、安全有效的四肢骨折用外固定夹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肢骨折用外固定夹板,它包括金属板层,所述金属板层的外围设有泡棉层,所述泡棉层的一侧设有与其粘接在一起的无纺布胶贴。
在所述金属板层和泡棉层上均设有透气孔。
所述金属板层为波浪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厚度为1-3mm,其波浪高度为1-8mm。
所述泡棉层为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棉或聚氨酯泡棉,其厚度为1-15mm。
所述透气孔(3)的孔径为1-4mm,孔间距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板可以选用铝合金板、钢板、铝板或铜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骨折患者的现场急救时,首先根据受伤部位及固定要求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夹板,然后将夹板弯曲使之与固定部位的外部轮廓相适应,撕取无纺布胶贴的保护膜,将夹板置于固定部位,并与之相贴合,最后用带有粘扣的绷带缠绕在夹板外侧,确保其松紧度合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夹板内层设置波浪形金属板,增强了夹板的固定强度,安全有效;夹板外侧采用生物安全性良好的泡棉,增加了舒适性,对人体无刺激;在泡棉层一侧设置无纺布胶贴用于夹板对骨折部位的首次固定,使用方便快捷有效,针对性强,不会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美观实用;透气孔可增加透气性,预防发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其中,1、金属板层,2、泡棉层,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肢骨折用外固定夹板,包括金属板层1,所述金属板层1的外围设有泡棉层2,所述泡棉层2的一侧设有与其粘接在一起的无纺布胶贴。在所述金属板层1和泡棉层2上均设有透气孔3。所述金属板层1为波浪形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厚度为1-3mm,其波浪高度为1-8mm。所述泡棉层2为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棉或聚氨酯泡棉,其厚度为1-15mm。所述透气孔3的孔径为1-4mm,孔间距为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瑞诺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市瑞诺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