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沥青配制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7808.7 | 申请日: | 201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C08L95/00;C08L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 地址: | 62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沥青 配制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橡胶沥青配置的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废旧轮胎的不断增加以及橡胶沥青路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国橡胶沥青路面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橡胶沥青质量直接影响到橡胶沥青混合料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路面质量,因此应对橡胶沥青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室内配制的橡胶沥青质量直接影响到该材料的各项指标的测试,而其测试结果又是决定材料选用、橡胶沥青配比、混合料级配乃至橡胶沥青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对橡胶沥青质量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做好橡胶沥青配合比,它是在试验室内,将一定比例的胶粉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和发育制成的橡胶沥青,然后对橡胶沥青进行相应的指标测试。在原材料相同条件下,配制过程就成了影响橡胶沥青各测试指标及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橡胶沥青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和搅拌力度,对于后两者的控制较为容易实现,而对于温度的控制则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配制过程中受热不均匀造成的老化已成为当前室内试验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橡胶沥青的配制,国内尚未有专用的配制容器,室内配制时,多使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小型不锈钢盆、小型不锈钢锅等。这种容器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其容积、形状均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且容易造成局部过热,导致橡胶沥青老化;另一方面,因其形状多是上大下小,搅拌难以均匀,搅拌力度小时,上部盆、锅周边难以搅拌到,搅拌力度过大,近200℃高温的橡胶沥青又容易溅出,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容器易出现局部过热而导致橡胶沥青老化,搅拌难以均匀以及橡胶沥青容易溅出等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橡胶沥青配制容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橡胶沥青配制容器,主要由容器本体构成,所述容器本体为圆柱形,且由内壳、外壳和设置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的导热层组成。
为了便于橡胶沥青的浇筑和倾倒,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倒料嘴。
为了防止搅拌过程中橡胶沥青飞溅伤人,所述容器本体上还设有顶盖。
进一步,所述顶盖由两个盖体拼合组成,且该顶盖的中央开设有通孔。
为了更好的实现橡胶沥青的浇筑和倾倒,所述外壳和两个盖体上均设有把手。
为了达到受热均匀的目的,所述导热层由导热材料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热材料为石棉网。
为了便于温度的控制和察看,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温度计插入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本体设置为圆柱形,可以使橡胶沥青搅拌均匀,有效地避免了搅拌的死角;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导热层,来实现了热能的均匀、快速传递,从而在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保证橡胶沥青受热均匀,避免受热不均而出现的橡胶沥青老化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倒料嘴和把手的设置,为橡胶沥青试样的浇筑和倾倒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容器本体上还设有顶盖,可有效地防止搅拌过程中橡胶沥青飞溅伤人,同时在顶该上设置有通孔,保证了搅拌过程及对反应过程进行观察的顺利进行;
(5)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由两个盖体拼合组成,并且通孔设置于顶盖的中央位置,该设置不仅为搅拌杆转动提供了空间,保证了对整个容器内部的有效搅拌,而且使顶盖开合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内壳,2-外壳,3-导热层,4-倒料嘴,5-把手,6-顶盖,7-通孔,8-温度计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容器本体构成,所述容器本体为圆柱形;该容器本体由内壳1、外壳2和设置于内壳1与外壳2之间的导热层3组成。导热层3由导热材料构成,包括石棉网、石英玻璃等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层3采用的是石棉网填充构成。
本实施例的容器本体上还设有顶盖6,该顶盖6由两个盖体拼合组成,顶盖6的中央设置有通孔7。在橡胶沥青配制过程中,该通孔7的设置就有利于为搅拌杆的转动提供空间,而且便于顶盖6的开合。为了便于温度的控制和察看,所述顶盖6上设置有温度计插入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尿素合成塔的悬吊固定板
- 下一篇:练习用羽毛球球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