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997.6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常剑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10 | 分类号: | F16C17/10;F16C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24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斗提尾轮 耐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
背景技术
我厂制成车间1#、2#斗提尾轮壳体使用多年,壳体变形严重,并且使用的毛毡密封效果很差,密封容易损坏,现场跑、冒料相当严重,致使设备经常因为滚动轴承进灰损坏而被迫停车。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基本在一个月左右,滚动轴承更换频繁,大大增加设备的检修维护成本,严重影响工厂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其包括内耐磨套、外耐磨套、固定套和轴承座,所述外耐磨套套装在所述内耐磨套外,并与所述内耐磨套滑动连接,所述外耐磨套与所述内耐磨套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润滑油,所述内耐磨套套装在尾轮轴上,并与所述尾轮轴过盈配合,所述尾轮轴的轴端套装有固定套,所述尾轮轴与所述固定套过盈配合,所述固定套的内侧与所述内耐磨套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外耐磨套套装在轴承座内,并与所述轴承座过盈配合连接,沿所述轴承座的径向设有轴承座加油通道,沿所述外耐磨套的径向设有外耐磨套加油通道,所述轴承座加油通道与所述外耐磨套加油通道相对应,所述轴承座加油通道上设有加油嘴,所述加油嘴位于所述轴承座外壁一端,所述外耐磨套的两侧分别设有孔用弹性挡圈。
所述内耐磨套为一端设有圆形凸缘的圆环形结构,所述圆形凸缘的内侧设有圆形凸缘凹槽。
所述外耐磨套为圆环形结构,沿圆环形所述外耐磨套的外圆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外耐磨套的中部,所述外耐磨套加油通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
所述固定套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固定套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耐磨轴承后,在外耐磨套和内耐磨套之间采用加油式滑动润滑,减少了内耐磨套和外耐磨套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转,使设备的检修频率由以前的1次/月延长到4个月,每年节约了大量检修成本;并且在类似的设备中也进行了推广;同时对现场的环境治理工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减少了以往轴承损坏后停车跑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结构图。
内耐磨套1,外耐磨套2,固定套3,轴承座4,尾轮轴5,外耐磨套加油通道6,加油嘴7,圆形凹槽8,孔用弹性挡圈9,圆形凸缘10,圆形凸缘凹槽11,环形槽12,轴承座加油通道13。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斗提尾轮的耐磨轴承,其包括内耐磨套1、外耐磨套2、固定套3和轴承座4,外耐磨套2套装在内耐磨套1外,并与内耐磨套1滑动连接,外耐磨套2与内耐磨套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润滑油,内耐磨套1套装在尾轮轴5上,并与尾轮轴5过盈配合,尾轮轴5的轴端套装有固定套3,尾轮轴5与固定套3过盈配合,固定套3的内侧与内耐磨套1的外端面相贴合,外耐磨套2套装在轴承座4内,并与轴承座4过盈配合连接,沿轴承座4的径向设有轴承座加油通道13,沿外耐磨套2的径向设有外耐磨套加油通道6,轴承座加油通道13与外耐磨套加油通道6相对应,轴承座加油通道13上设有加油嘴7,加油嘴7位于轴承座4外壁一端,外耐磨套2的两侧分别设有孔用弹性挡圈9,起到对外耐磨套2的定位作用。
内耐磨套1为一端设有圆形凸缘10的圆环形结构,圆形凸缘10的内侧设有圆形凸缘凹槽11。设备正常运转时,尾轮轴有轴向窜动现象,内耐磨套1上的圆形凸缘可以防止尾轮轴的轴向窜动;圆形凸缘凹槽可以减小内耐磨套1端面与外耐磨套2端面的摩擦力,并且圆形凸缘凹槽内部能储存润滑油。
外耐磨套2为圆环形结构,沿圆环形外耐磨套2的外圆周开有环形槽12,环形槽12位于外耐磨套2的中部,外耐磨套加油通道6位于环形槽12内。因外耐磨套加油通道6与轴承座加油通道13在安装时很难对中,沿圆环形外耐磨套2的外圆周开有环形槽12可以保证在两加油通道不对中的情况下,还能正常加润滑油,并且能保证润滑油的通道畅通。
固定套3为圆环形结构,圆环形固定套3的内侧设有圆形凹槽8。圆形凹槽8可以减小圆环形固定套3端面与外耐磨套2端面的摩擦力,并且内部能储存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未经乌兰察布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