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810.2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新;孙志杰;邹德伟;林同信;张汝秀;吕九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怡和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护罩 顶置式拖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伸缩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上的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需要将液压动力、电气控制信号及电源等输送到臂架端部的工作机构和控制箱中,对于伸缩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通常采用拖链机构实现液压管路及电气线路与臂架的同步伸缩。
目前。伸缩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上的拖链机构有内置式、外置式及混合式,外置式拖链机构因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外置式拖链机构通常安装于基本臂的侧方或上方,拖链主体暴露于外部,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时,容易损坏。
中国专利CN 202022662 U、CN 202099026 U公开的拖链机构减少了转台的占用空间,降低了侧向载荷,较好地解决了侧方安装拖链机构在吊运或回转等情况下易损坏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拖链机构的导管(或拖链槽)与臂架滑动安装,伸缩臂架伸出较大行程时,臂架产生的挠度变形很大,拖链机构的导管(或拖链槽)同步产生很大的弯曲变形,导管(或拖链槽)的滑动面受力大,产生很大摩擦力,影响机构的伸缩,甚至损坏。
2、拖链主体暴露于外部,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时,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 随臂架运动时受力小、防护好、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 包括拖链、内导槽、外导槽、导轨、短铰轴、长铰轴、内滚轮、外滚轮、前托轮、后托轮、侧托轮,其特征是:导轨开口向内固定于基本臂上面,外导槽前端通过长铰轴与二节臂铰接,外导槽尾端通过外滚轮在导轨上滚动,内导槽前端通过短铰轴与三节臂铰接,内导槽尾端通过内滚轮在外导槽内滚动,外导槽前端设置前托轮,外导槽尾端的拖链入口设置后托轮和侧托轮。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外导槽上面安装有护盖。基本臂上面安装有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动时受力小、防护好、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 1.内导槽,2.外导槽,3.护盖,4.护罩,5.拖链,6.导轨,7.基本臂,8.侧托轮,9.后托轮,10.外滚轮,11.内滚轮,12.长铰轴,13.二节臂,14.前托轮,15.短铰轴,16.三节臂,17.液压管路,18.电气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的导轨6开口向内固定于基本臂7上面,外导槽2前端通过长铰轴12与二节臂13铰接,外导槽2尾端通过外滚轮10在导轨6上滚动;内导槽1前端通过短铰轴15与三节臂16铰接,内导槽1尾端通过内滚轮11在外导槽2内滚动,当臂架伸出较大行程产生的挠度变形时,因内导槽1和外导槽2前后均为铰接式结构,内导槽1和外导槽2受力较小,并采用内滚轮11和外滚轮10,内导槽1和外导槽2伸缩运动阻力小。
参见图1和图2,外导槽2前端设置前托轮14,外导槽2尾端的拖链5入口设置后托轮9和侧托轮8,有效减低内导槽1和拖链5伸缩运动的摩擦力。
参见图1和图2,液压管路17和电气线路18自基本臂7尾端沿上表面向前铺设,经过导轨6的内表面进入拖链5的固定端,再依次穿过拖链5和内导槽1到三节臂16的端部,再到相应的工作机构和控制箱。
参见图1和图2,护盖3安装于外导槽2上面,护罩4安装于基本臂7上面,并在护盖3和护罩4的两端设置毛刷、橡胶皮等辅助防护措施,拖链5及液压管路17和电气线路18始终在护罩4和护盖3的内部,不外露,有效防护,适应喷砂、喷漆等恶劣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怡和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怡和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
- 下一篇:一种尾部平衡升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