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板式车用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5022.1 | 申请日: | 201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勇 |
| 主分类号: | B60H1/04 | 分类号: | B60H1/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 地址: | 11010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式车用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机动车驾驶室内的踏板式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城镇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由于四季的更替,机动车的驾驶室温度也因为气候的变换而变化。在寒冷的冬季,大型货运汽车以及农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长时间在温度较低环境下会使腿脚麻木,反应不灵活,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降雪较多,导致路面湿滑,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使驾驶室的温度条件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大部分车用供暖系统的保温效果还达不到驾驶员的使用要求,其主要是因为在物理中热气流在上冷气流在下,降低了脚部保温效果,这一点在大型货运汽车和农用机动车辆上显得尤为突出。所以一个可应用于机动车辆的用以改变驾驶室温度条件的供暖装置就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机动车驾驶室内温度的踏板式车用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踏板式车用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上盖板与带有水道槽的下盖板对合并焊接为一体结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固定在水道槽的进水端和水道槽的出水端,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垂直固定在上盖板上或水平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结合处;
上述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焊接为周边密封焊接,及下盖板水道槽凸棱与上盖板贴合处的焊接;
上述结构的上盖板与下盖板焊接后形成的水道腔体内壁还设置有防腐层或抗氧化层;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热水器边缘周边的外角均为圆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动车供暖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制成适用于不同车辆的型号,热水器上盖板选用平整板材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提高了美观整洁度,还减少了工序流程,降低了成本;上述装置边缘外角均为圆角结构改善了冬季驾车的安全舒适度,热水器下盖板水道槽的压型结构在提高换热频率的同时还增加了散热面积,使热量更好的传导,有效提升驾驶室温度。在所述装置上盖板与下盖板水道槽焊接后形成的腔体内壁设置防腐层或抗氧化层,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放大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4是图3的B-B向剖面放大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简图;
图6是图5的C-C向剖面放大示意简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2所示,图中的1为压模成形的带有水道槽的下盖板,2为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成型的上盖板,将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成型的上盖板2与压模成型的带有水道槽的下盖板1对合,并在二者周边密封焊接,及下盖板水道槽凸棱4遇上盖板2贴合处的焊接,将二者焊接为一体结构,使上述一体结构成为热水器主体;将进水管5和出水管6分别固定在水道槽的进水端和水道槽的出水端,并对进水管5、出水管6与上述一体结构进行密封焊接,对图2中的上盖板2与下盖板1焊接后所形成的水道槽3腔体内壁进行抗氧化处理,形成抗氧化层7,将成型后的热水器边缘外角切割成圆角结构8。
该踏板式车用热水器,在使用中通过软管将进水管、出水管与车上冷却水系统密封连接,并放置于驾驶员脚下。
实施例2
由图3~4所示,图中踏板式车用热水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但是进水管9和出水管10分别垂直固定在水道槽的进水端和水道槽的出水端,并对其进密封焊接。对图6中的上盖板2与下盖板1焊接后所形成的水道槽腔体内壁进行防腐蚀处理,形成防腐层11。
实施例3
由图5~6所示,图中踏板式车用热水器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结构、实施方法均相同,只是外部形状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勇,未经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5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