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压球阀及带该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4991.5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焦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二千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B66F3/25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压 球阀 铁架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及千斤顶,特别是一种超高压球阀及带该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一般需要液压千斤顶对高速铁路中桥梁的架设、更换支座等工程进行预应力顶举施工。目前,常用的液压千斤顶张拉时的保压时间通常都是在50MPa下持荷5分钟,压降值小于公称油压的5%。但是由于在高速铁路桥梁的架设或更换支座时,需要液压千斤顶保持较长的保压时间和较小的压降值,即是千斤顶需要在60MPa超高压下长时间持荷3-5小时,压降值小于公称油压的1%;因此现在国内常用的同步顶升液压系统一般都是在液压千斤顶基础上,在油路上配置相应的液控单向液压锁来达到使用要求。但是液控单向液压锁由于阀芯蠕变变形、滑动配合间隙以及锥面的加工精度问题,导致阀芯与阀座之间就会出现很小的间隙,引起微量的泄漏,这微量的泄漏对泄漏量不高的系统来说是允许的,但对于长时间保压的系统来说就不适应了。因此,现有的液压千斤顶自身保压时间已经不能适应高速铁路施工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高速铁路施工特殊要求的超高压球阀及带该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压球阀,该超高压球阀包括扳手、扳手螺母、油管接头、阀体、千斤顶油嘴接头,所述的阀体内分别设有进油孔、出油孔、连通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油路、位于油路中的球形阀芯以及控制球形阀芯的阀杆,所述的油管接头与阀体的进油孔连接,千斤顶油嘴接头与阀体的出油孔连接,所述的扳手通过扳手螺母与阀体内的阀杆连接;所述阀体的表面光洁度为:0.8~1.2μm,球形阀芯的表面光洁度为0.2~0.6μm。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超高压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该千斤顶包括油缸、活塞,油缸上分别设有进油嘴和出油嘴,所述的进油嘴安装有超高压球阀,该超高压球阀包括扳手、扳手螺母、油管接头、阀体、千斤顶油嘴接头,所述的阀体内分别设有进油孔、出油孔、连通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油路、位于油路中的球形阀芯以及控制球形阀芯的阀杆,所述的油管接头与阀体的进油孔连接,千斤顶油嘴接头与阀体的出油孔连接,所述的扳手通过扳手螺母与阀体内的阀杆连接;所述阀体的表面光洁度为:0.8~1.2μm,球形阀芯的表面光洁度为0.2~0.6μ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超高压球阀及带该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保持较长的保压时间和较小的压降值: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液压千斤顶的油路,在油缸的进油嘴上增加一个60MPA以上的超高压球阀,该超高压球阀包括扳手、扳手螺母、油管接头、阀体、千斤顶油嘴接头,所述的阀体内分别设有进油孔、出油孔、连通进油孔和出油孔的油路、位于油路中的球形阀芯以及控制球形阀芯的阀杆,而且阀体和球形阀芯的表面光洁度分别为:0.2~0.6μm,它保证了液压千斤顶在超高压情况下长时间的持荷,即是可以使液压千斤顶在60MPa超高压下长时间持荷3-5小时,压降值也小于公称油压的1%,从而解决了一般液压千斤顶采用液控单向液压锁进行超高压长时间持荷而存在液压油泄漏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液压千斤顶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满足高速铁路施工的特殊要求,而且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也较低,易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超高压球阀及带该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实施例一所述本实用新型之超高压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主视图,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实施例二所述本实用新型之带高压球阀的高铁架梁用液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零件的标号如下:
1-超高压球阀, 11-扳手, 12-扳手螺母, 13-油管接头,
14-阀体, 141-油路, 142-球形阀芯, 143-阀杆,
15-千斤顶油嘴接头,2-带超高压球阀的液压千斤顶,
21-油缸, 22-活塞, 23-进油嘴, 24-出油嘴。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二千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二千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