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4918.8 | 申请日: | 201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喜(香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3/02;A45C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 地址: | 中国香港上环文咸东街***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性避震 减压 背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
背景技术
背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上学还是旅行,都会使用到背包。背包通常包括背袋、背板和背带,背袋主要用于容纳物品,背板作为背袋的支撑,与背带一起作为背负系统。
传统的背包往往只注重其装载的功能性,设计或者购买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背包有多少个袋子,能装载多少东西或者是外观好不好看等等,极少顾及背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一些特殊的用户群体,比如登山者、远行者或者小学生,对于背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会很高。因为他们在使用背包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受到长时间的超负荷承受,其肩部、腰部、颈部及背部等多个部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劳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则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为了减轻背包负重给人带来的损害,现有技术是在背包的背板部位设置缓冲装置,例如在背包后背装设用发泡棉质材料做成的气垫,但气垫气压大小的恒定不变的,影响了其缓冲效果和舒适性。
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更加舒适,同时又能尽可能减少对人体损害的背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舒适且具有防震功能的背负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包括背板、背带和背袋,所述背负系统还包括:
内置在所述背板中的避震减压装置,该避震减压装置,包括:
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由上杆和下杆两部分组成,所述右杆由上杆和下杆两部分组成;
所述上杆上套接有在该上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所述下杆上套接有在该下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
所述上杆上套接有在该上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所述下杆上套接有在该下杆上上下移动的紧固件;在所述紧固件两端还套接有弹性部件和弹性部件;
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紧固件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所述避震减压装置的紧固件分别与所述背袋的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其中的避震减压装置可以随着背袋的上下振动而振动,对背袋的振动进行缓冲,以使背袋的振动不会直接作用到背板上,因此可以有效的减轻背包负重对使用者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大大提高了背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避震减压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避震减压装置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中避震减压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震减压装置中的旋转开关以及支撑杆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磁扣套与磁扣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背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性避震减压背负系统的背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喜(香港)有限公司,未经盈喜(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9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科检查模型
- 下一篇:一种兆瓦级叶片平衡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