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有灌溉系统的绿化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4096.3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希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0 | 分类号: | E01F15/1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灌溉系统 绿化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绿化护栏,特别涉及到一种在其上种植植物的可移动有灌溉系统的绿化护栏。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只有护栏,还没有绿化护栏,更没有活动绿化护栏,现有的护栏只是为了隔离,其本身很轻,重心很低,不容易翻倒,活动绿化护栏作为道路中间的隔离,如果高度不够,行人任意跨越或翻越,引发很多的交通事故,如果活动绿化护栏达到使行人不能任意跨越或翻越引发很多的交通事故的高度,由于活动绿化护栏没有依靠、种植槽位置很高,载荷就很高很大,活动绿化护栏就头重脚轻容易翻倒,宽大支座占用道路资源太大,根本没法在道路上使用,绿化护栏解决一个问题另外一个必然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1.用宽度小大密度的活动支座,使活动绿化护栏达到使行人不能任意跨越或翻越的高度,并且使绿化护栏没有头重脚轻容易翻倒的问题和占用道路资源问题,2.支座和槽体采用不同的材料使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而且安全可靠,3.组装和拆卸简单容易,满足道路交通随时随地调整变化,4.在一处浇灌就能实现多段活动绿化护栏组合的绿化护栏的维护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移动有灌溉系统的绿化护栏,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2为胶凝材料和水以及骨料混合凝固形成的混合结构或砖和混凝土粘接形成的混合结构,所述的支座2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为预埋的竖直螺杆5或者为竖直孔6或者为预埋的水平螺杆7或者为水平孔8或者为预埋的螺母9或者预埋的钢结构支撑,槽体1材料为不锈钢板或碳钢板,所述的槽体1底面有连接孔4或壁面有连接孔15,所述的槽体1有向下凹的种植凹槽3,所述的种植凹槽3由底面和前后壁面构成或者由底面和四周壁面构成,所述的支座2放置于地面上或平顶面上,所述的槽体1架空在支座2上,所述的槽体1底面的连接孔4通过螺栓连接或螺母连接或螺栓和螺母配合与支座2连接固定成可移动有灌溉系统的绿化护栏或者槽体1壁面的连接孔15通过螺栓连接或螺母连接或螺栓和螺母配合与支座2连接固定成可移动有灌溉系统的绿化护栏,其有益效果是:1.活动绿化护栏是放置在地面上使用,大密度支座大大降低了槽体和支座组合成护栏后的重心,即使人推也不会翻倒,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将支座的宽度做到最小,实现道路资源占用最少; 2.槽体与支座连接简单,因此槽体容易拆卸和安装,方便了道路交通随时随地调整变化,而且连续的活动绿化护栏是城市道路前所未有的一道美丽的生态景观;3.金属槽体强度高刚性大,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槽体壁面厚度可以做到最小,使种植介质容纳空间达到最大;4.支座和槽体采用不同的材料使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而且安全可靠;5.使用寿命长。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的支座2上预埋的竖直螺杆5穿过种植凹槽3底面的连接孔4与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的支座2的竖直孔6中安装且固定的膨胀螺栓16,膨胀螺栓16穿过种植凹槽3底面的连接孔4与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螺栓由支座2底面穿过支座2竖直孔6和种植凹槽3底面的连接孔4与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的支座2的水平孔8中安装膨胀螺栓16,膨胀螺栓16穿过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与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螺栓由种植凹槽3内穿过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和支座2的水平孔8以及穿过另一个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在另一个种植凹槽3内与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螺栓穿过种植凹槽3底面的连接孔4与支座2顶面预埋螺母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螺栓穿过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与支座2预埋的螺母9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的支座2顶面连接有倒置的T型支撑10,倒置的T型支撑10竖直面上有连接孔11底面有连接孔12,支座2上的连接结构与倒置的T形支撑10底面的连接孔12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从一个种植凹槽3内穿过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再穿过倒置的T形支撑10竖直面上的连接孔11,然后又穿过另一个种植凹槽3端面的连接孔15,最后在种植凹槽3内与螺母连接且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停车场闸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