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及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4002.2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专用 超薄 异形 玻璃 钢制品 变相 四通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通产品及其制作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航空使用的一种异形变相四通管结构,用于机舱内空气输送。通过异形变相四通,将进入的气体分别向三个方向输送。
但是,现有航空使用的异形变相四通管存在重量和厚度大、整体完整性差、气密性差以及承受力能力一般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及其模具,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航空使用的异形变相四通管存在重量和厚度大、整体完整性差、气密性差以及承受力能力一般。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包括进气口(4)、第一出气口(1)、第二出气口(2)以及第三出气口(3),其特征在于:异形变相四通的本体由多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高强度的玻纤布为斜纹纤维布,相邻两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的斜纹方向相反,相邻两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对角线相互错开。
进一步,任意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的对接缝被相邻的一层或两层的粘接面完全覆盖。
进一步,所述高强度的玻纤布表面依附有树脂层。
一种制作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模具,在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蜡模上依次贴有多层高强度的玻纤布。
该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及其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异形变相四通产品在整体完整性、气密性、圆整度、承压力和产品超轻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这些特性和优点都远远超过现有玻璃钢制品的制作工艺结构,超过现有玻璃钢制品的制造难度。
(2)本实用新型的多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方式,使得异形变相四通结构更加牢固,同时更轻和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的玻纤布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出气口;2-第二出气口;3一第三出气口;4-进气口;51-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圆柱面;52-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转角面;53-第一层圆柱面对接缝;54-第一层转角对接缝;61-第二层圆柱面对接缝;62-第二层高强度的玻纤布圆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包括进气口4、第一出气口1、第二出气口2以及第三出气口3,异形变相四通的本体由多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而成。
如图2所示,航空专用超薄异形玻璃钢制品异形变相四通的制作程序和产品结构如下:
1、根据产品形状将分为几段,按每段外形几何尺寸展开,再按展开后的几何尺寸,分别剪裁好高强玻纤布。高强的玻纤布采用斜纹纤维布。裁剪的方向要求对接缝与斜纹布的斜纹方向一致。
2、预先按比例配好树脂。将剪裁好的高强的玻纤布均匀浸入树脂中形成树脂层,再在工作台上刮平,除去气泡和多余树脂。
3、异形变相四通的产品根据壁厚和强度的要求,需要粘接0.16mm厚高强度玻纤布8层。
根据产品的形状每一层有数个不同形状玻纤布组成,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包括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圆柱面51和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转角面52。第二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与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斜纹布斜纹方向相反,第二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对角线与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的粘接对角线错开一定的角度。同时第二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的粘接面要压住第一层高强度的玻纤布粘接面的对接缝。
转角处的粘接要按照斜纹方向均匀拉伸,以保持转角处粘接的均匀平整。每粘好一层后用专用工具刮去玻纤布上面的气泡和皱折。
4、固化的方式:
粘接后的产品在室内开始第一次一定时间的常温固化。
第二次固化是将半固化的产品和蜡模一同放入烘箱内。在烘箱调制40摄氏度时,为产品定型固化。
再调制到60摄氏度,固化一定时间为产品强度固化。
再调制到90摄氏度,为蜡模溶化脱蜡过程。蜡模经高温后会溶化流落到预先放好的接收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4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架
- 下一篇:中心回转体及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