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3102.3 | 申请日: | 201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时凌云;朱红;路林林;于尧;徐帅;张郑欣;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依靠阴极射线管发射电子撞击屏幕上的磷光粉来显示图像,而薄型显示器的原理与CRT显示器完全不同。
一种显示装置采用单侧驱动方式,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同时与源极驱动器2和栅极驱动器3连接的时序控制器1,与源极驱动器2和栅极驱动器3对应连接的数据线21和栅极扫描线31,数据线21和栅极扫描线31相交围成的区域内的像素电极,与数据线21、栅极扫描线31和像素电极连接的薄膜晶体管4,单侧驱动方式时栅极打开信号与该行对应显示的数据信号通过源极驱动器2进入到需要驱动的阵列基板内,与栅极扫描线31相连接的栅极上均加有开启晶体管所需要的电压,在晶体管打开的时段内数据信号通过打开的晶体管写入像素,数据线21与栅极扫描线31同时加载电压,阵列基板的每列像素电极同时接收到数据信号,逐行扫描,最终完成整幅画面的显示。
众所周知,现在的显示器其刷频率数值一般为60Hz,其大小与我们眼睛的工作状况密切相关,如其过小,会出现屏幕的闪烁不定,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视觉疲劳,这对眼睛有很大的伤害。目前,很多显示装置主要是通过提高时序控制器的工作频率把显示器的刷新频率从普通的60Hz提高到120Hz,用于显示高速运动的游戏。虽然将刷屏的频率提高了一倍,但是由于相应的缩短像素电极充电时间,因此会带来像素电极充电不足、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显示器刷新频率,且不影响图像显示效果的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有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由单一显示区通过断开数据线形成的两个以上显示区域,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两个以上分别驱动一显示区域工作的子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分配各子驱动电路工作数据并控制各子驱动电路同步工作。
所述子驱动电路包括一栅极驱动器、一源极驱动器和一伽马校正装置。
所述两个以上子驱动电路共用一栅极驱动器。
所述两个以上子驱动电路共用一伽马校正装置。
所述两个以上显示区域的栅线、数据线和像素电极的对应数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源极驱动器通过数据线可以为显示器上下两部分对应的像素电极同时充电,并且栅极驱动同时打开两行扫描线对像素电极进行扫描,这样每帧图像只需半帧的时间即可完成扫描,从而将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提高一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显示器刷新频率,且不影响图像显示效果的一种显示器。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包括有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显示面板具有由单一显示区通过断开数据线形成的两个以上显示区域,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两个以上分别驱动一显示区域工作的子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分配各子驱动电路工作数据并控制各子驱动电路同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3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LED蜡烛灯的灯珠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地铁排流装置的控制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