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985.6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闫玉杰;陈冬梅;戴冬瑾;张露;马玲玲;刘旭;田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层析 盖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各种混合物的层析柱的盖子,尤其是一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
背景技术
层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层析系统都由两个相组成:一是固定相,另一是流动相。当待分离的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与两相发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的能力不同,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且随着流动相的向前移动,各组分不断地在两相中进行再分配。分别收集流出液,可得到样品中所含的各单一组分,从而达到将各组分分离的目的。目前,现有的层析柱是一根类似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柱,下面有阀,可调节滴液速度,在阀上部有筛板,挡住吸附柱。但是现有的玻璃柱上面大多没有盖子,使得空气中的粉尘易进入玻璃管 ,污染流动相,且当需要提高玻璃柱内部的压力以增大滴液速度时,也难以实现压力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该盖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包括盖体、通气管、出液管、活阀、柱体;该层析柱盖子有一个筒状的柱体,柱体的下部为一个带活阀的出液管,柱体上方为一个直径大于柱体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的开口,与开口匹配安装有一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盖体下端的直径与开口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的前端带有开口,开口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使用时,该盖体与柱体开口配合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上部折弯的盖体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层析柱中造成层析柱中流动相的污染;盖体前端开口安装的直通盖体末端的通气管可保证层析柱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避免造成流动相的静止不流通;盖体的下端为一个外磨砂管壁,并与柱体开口的内磨砂管壁精密配合,密封连接,可实现对层析柱内部的加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1中:1.盖体,2.通气管,3.出液管,4.活阀,5.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包括盖体1、通气管2、出液管3、活阀4和柱体5;该层析柱盖子有一个筒状的柱体5,柱体5的下部为一个带活阀4的出液管3,柱体5上方为一个直径大于柱体5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5的开口,与开口匹配安装有一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1,盖体1下端的直径与开口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1的前端带有开口,开口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2。使用时,该盖体1与柱体5开口配合安装即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实验时,填充好所需要的固定相,加入待分离的混合物以及流动相之后,打开活阀4,之后加上盖体1即可防止空气中粉尘落入层析柱中。
在图1中,本盖体1的下端为外磨砂管壁,并与柱体5开口的内磨砂管壁精密配合,密封连接。当需要增加层析柱内部的压力时,将通气管2与外部的加压装置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