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727.8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2 | 分类号: | F04D29/5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风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直接、简易、有效率固定电源线材的外框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散热风扇应用于电脑系统时,会由散热风扇的马达处延伸出一组电源线,与电脑系统进行电性相接,然而考量散热风扇运转时,可能因震动而导致线材卷入散热风扇中,现有散热风扇会于外框上,设计一组理线结构加以固定散热风扇的电源线。
如图1A所示,为现有散热风扇的理线结构,理线结构12设置在散热风扇1的外框11上,理线结构12包含一理线槽121、一出线槽122、一限制件123;其中理线槽121形成于外框11的上边框111,出线槽122形成于外框11的下边框112,理线槽121及出线槽122上分别具有开口121a、122a。
接下来请参图1B,电源线13可经由开口121a进入理线槽121;如图1C所示,可将电源线13摆设于限制件123上以防止线材滑动,再经由开口122a进入出线槽122。
虽然现有理线结构12即可达到固定及防止电源线13移动的功能。如图1B所示,然而开口121a、122a是以垂直于外框11的外侧面11a的角度,形成在上边框111及下边框112上,是故使用者必要将电源线13扭转成于开口121a、122a相同的角度,始能让电源线13进入开口121a、122a,此举动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电源线13的损坏,且使用上也较困难。
此外,当电源线13穿过理线槽121并朝向出线槽122出线时,若无搭配额外线材固定扣件来稳固电源线13,电源线13容易卷曲,故散热风扇稍有晃动或电源线受到被拉扯时,受到开口121a、122a的开口角度的影响,电源线13便容易脱离出理线槽121及一出线槽122。另一方面,若现有理线结构12没有使用线材固定扣件时,则通常让开口121a、122a的开口尺寸小于电源线13的外径尺寸,然而借缩小开口121a、122a的尺寸,反而让电源线13更不容易穿过开口121a、122a,进而又造成使用者操作上不便利。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可直接、简易、有效率地将电源线固定在散热风扇上,无需耗费多余的零件及人力进行安装作业,进而达到使用便利及节省成本的优点,乃为此一业界期望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特别是一种可直接将电源线固定于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并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扣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风扇的外框结构,包含一第一边框及一第二边框,第二边框相对于该第一边框。第一外框具有一第一集线槽及一第一斜切开口。第二边框具有一第二集线槽及一第二斜切开口。其中,第二集线槽与第一集线槽相对,而第一斜切开口及第二斜切开口以一非垂直于外框结构的一外侧壁的角度,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斜切开口自该第一集线槽朝向该第一方向延伸至该第一边框的一外表面,以使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斜切开口构成一狭长沟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斜切开口与该第二集线槽相互连结,并朝向该第二方向延伸至该第二边框的一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外侧壁介于该第一边框及该第二边框之间,且该外侧壁可延伸以定义出一平面方向,该平面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分别界定出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10~30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介于20~45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外侧壁延伸以相互连接该第一外框及该第二外框。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含一扇叶基座及多个肋条,该扇叶基座用以容纳该扇叶,并且该扇叶基座的一周围上形成有一出线孔,而所述多个肋条环设于该周围上并与该外框结构的一内侧壁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导线部,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的其中之一上,并且该导线部介于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承载部,形成于该第一外框的一上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外框结构的该内侧壁,且该承载部介于该第一集线槽及该导线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凹陷部,设置于该第一边框的一下表面,适以连结该第一集线槽与该第一外框的该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导线部能够延伸形成于该扇叶基座的该周围及该内侧壁上,适以相互连结该出线孔与该第一集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榫头的结构体联结组件
- 下一篇:齿轮泵浮动轴套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