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收合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577.0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炬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收合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显示屏,尤其是一种具体积小、重量轻及可随身携带优点的可收合显示屏。
背景技术
一般投影机或OLED电视等是将影像信号投影至一大尺寸显示面板或显示屏以达到较佳的影音及视觉效果。已知可收合显示屏通常具有若干互相交叉的支撑杆,且底部的两个支撑杆旁进一步各具一伸缩杆,以便通过两个伸缩杆可达到加强显示屏的支撑力及方便展开及收缩至效果。
上述的可收合显示屏需要相当多的支撑杆及两个伸缩杆始可达到加强显示屏的支撑力,惟如此将增加其体积、重量及制造上的成本。
此外,上述的可收合显示屏于收合时体积相对较大,无法收合于公文包中,携带不方便,诚属美中不足之处。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可收合显示屏,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显示屏,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及可随身携带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显示屏,其可供微型投影机或小型投影机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合显示屏,其包括:一第一壳体,是可对折叠后盖合,且展开时可站立;以及一显示屏,其两端分别固持该第一壳体的两端,可收合于该第一壳体中。
其中该第一壳体由纸、塑料、金属或橡胶所制成,该显示屏为高增益 显示屏,且该显示屏以尼龙搭扣、胶水、钮扣或反复式感压胶固持于该第一壳体上。
其中该显示屏由纸、橡胶、热可塑性弹性体聚合物、布或塑料所制成,且该热可塑性弹性体聚合物为热可塑性橡胶或热可塑性聚氨基甲酸酯。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中央进一步具有一外折平坦部,且该外折平坦部的两侧纵向分别具有一断线。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中央进一步具有一圆弧部,该圆弧部中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折线,且该圆弧部的两侧纵向分别具有一断线。
其进一步具有一弹性体,固持于该第一壳体内侧的中央处,且该弹性体为一具弹性的铁片或扭簧。
其进一步具有一第二壳体,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外侧,其内侧以尼龙搭扣、胶水、钮扣或反复式感压胶固持于该第一壳体上。
其中该第二壳体的中央进一步具有一外折平坦部,以供收合该第一壳体。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两侧进一步具有一内折平坦部,其上分具有磁性相反的一磁性物质,通过该磁性物质以使该第一壳体收合时可呈长方形,且该内折平坦部中进一步具有一喇叭。
其进一步具有一开关盒,该开关盒收纳于该外折平坦部与该显示屏间的空间,该开关盒的一端具有一对电线分别耦接至该喇叭,该开关盒的另一端则具有一音源插座及一USB插座,且该开关盒的一侧具有一开关,其中,该音源插座供一音源线插置以连接至一音源,该USB插座供一USB线插置以连接至一计算机主机,而该开关则被用以致能或禁能该开关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及可随身携带优点。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展 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合时的示意图。
图4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壳体进一步具有一外折平坦部的示意图。
图5为一示意图,其绘示如图4所示的可收合显示屏的收合示意图。
图6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进一步具有一圆弧部的示意图。
图7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进一步具有一弹性体的示意图。
图8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进一步具有一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9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的内折平坦部中具有一喇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的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收合显示屏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合时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收合显示屏包括:一第一壳体10;以及一显示屏20所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炬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炬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