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232.5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良;陈平;蒋世全;胡泽;李汉兴;陈红新;葛亮;牛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工程 参数 测试 双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
背景技术
钻井是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钻井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若能实时动态监测钻井过程中的各个工程参数变化,便能很好的掌握钻井的工作状态,安全、高效的完成钻井工作,同时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仪是监测钻井过程中的井下参数,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但是伴随着新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正朝着层位更深、温度更高、环境更恶劣的油气藏发展,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仪在井下高温、强振动、高压、强腐蚀等恶劣环境中容易出现故障。因此,如何提供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仪的可靠性是钻井技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仪在井下工作时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该系统能在主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外配备一套备用系统立即启动,继续完成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任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测试系统和备用测试系统,两个测试系统中分别包含有存储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通讯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主测试系统还包含电源电量检测模块,其特征是:主测试系统和备用测试系统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主测试系统的微处理器和备用测试系统的微处理器之间进行实时通讯,电源电量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主测试系统的电源模块的电能,当主测试系统出现故障时,备用测试系统立即启动代替主测试系统进行测试;主测试系统的通讯模块和备用测试系统的通讯模块均向上位机通讯。
所述主测试系统和备用测试系统相同功能部分的元件相同,完成的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功能也相同。
各种工程参数检测传感器同时与主测试系统的信号调理模块,和备用测试系统的信号调理模块连接,完成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实现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时,如果一套系统出现故障,会立即启动另一套系统以继续完成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任务,提高了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分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由主测试系统1和备用测试系统2构成,两个测试系统各自独立工作,但制作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相互通讯,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双系统开始工作时,主测试系统1处于正常工作模式,备用测试系统2处于省电工作模式。当主测试系统1出现故障时,备用测试系统2可以立即检测到,并由省电工作模式转为正常工作模式,继续完成工程参数随钻测试任务。
两个测试系统中对应地包含有多个功能模块,分别有存储模块5、9,微处理器6、10,电源模块7、11,通讯模块8、12,信号调理模块3、13,这些对应的功能模块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此外,主测试系统1中还包含电源电量检测模块4。
如图2所示,系统在开始工作后,主测试系统1处于正常工作模式,备用测试系统2处于省电工作模式。主测试系统1通过各种工程参数检测传感器141……14n,实现被测量由测量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微弱,需要通过信号调理模块3对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放大后的信号送入微处理器6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数字量送到存储模块5,并通过通讯模块8与上位机15之间进行通讯。
在主测试系统1工作过程中,电源电量检测模块4实时对主测试系统1的电源模块7的电能进行检测,如果发现电源电能不足,将立即启用备用测试系统2;同时,如果主测试系统1出现程序故障、电源掉电、通讯故障和存储故障,也将立即启用备用测试系统2。启用备用测试系统2的工作过程同主测试系统1,主测试系统1的微处理器6与备用测试系统2的微处理器10之间实时进行通讯。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西南石油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隔墙衬砌台车的水平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套管滑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