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2121.4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罗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和轻合金(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气密性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部件的流体密封性的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轮毂的气密性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卧式轮毂气密性检查设备,一般采用液压缸推动从动轮来夹紧套在主动轮上的轮毂,并给轮毂内充一定压力的气体,并使其全部浸入水中,主动轮带动轮毂旋转,通过是否有气泡冒出来检测轮毂了气密性。检测人员通过简单的操作启动按钮、旋转按钮、复位按钮等,使轮毂完成测试。如专利号为200920041922.1的中国专利,批露的轮毂卧式气密性试验机对夹紧装置进行了改进,其控制系统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由于这些设备操作简便,导致安全性差,当检测人员在轮毂的夹紧过程中,伸手扶轮毂,很容易被夹到手指。由于控制电路简单,导致异常处理不当,可能使一些漏气轮毂在没有做异常处理的情况下就流到生产线上,装到车辆上,出现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存在安全性差,在测试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异常处理,存在安全陷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能够提高其安全性,防止作业人员的人身受到伤害,并能对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提醒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油压单元、充气单元、检测单元、电控单元、带动轮毂转动的主动轮、由液压缸驱动的用来夹紧轮毂的从动轮、打刻轮毂用打字棒以及操作用的启动按钮、旋转按钮、复位按钮,所述启动按钮是由双手同时操作的两个按钮组成,当双手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后,设备启动。
进一步,还包括粉笔感应器、油漆罐感应器、警报器,当检测到轮毂漏气时,检测人员取粉笔感应器里的粉笔标示漏气位置,警报器报警,粉笔归位,按复位按钮,轮毂复位后,取油漆感应器中的油漆罐喷漆,油漆罐归位后,警报解除,若警报器未解除,则不能进行下一个流程的启动。
进一步,还包括打字棒感应器,所述打字棒位于打字棒感应器内,当轮毂漏气检测通过时,检测人员取打字棒打刻轮毂,打字棒归位,当打字棒感应器没有感应到打字棒取出与归位,则不能进行下一个流程的启动。
进一步,所述警报器包括警报灯和/或蜂鸣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避免作业人员手指伸到轮毂上从而避免被夹到手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且可以把漏气的轮毂明显地标示出来,避免漏气轮毂和合格轮毂混到一起,引起安全隐患。打字棒感应器的安装,使检测员一定要对合格的轮毂进行打刻,保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明显区分开来,以便于后期的产品追溯,同时避免不合格品流到用户的车辆上,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的作业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双手启动按钮; 2.旋转按钮;
3.复位按钮; 4.粉笔感应器;
5.油漆罐感应器; 6.打字棒感应器;
7.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轮毂气密性测试设备,包括油压单元、充气单元、检测单元、电控单元、带动轮毂转动的主动轮、由液压缸驱动的用来夹紧轮毂的从动轮、打刻轮毂用打字棒以及操作用的启动按钮1、旋转按钮2、复位按钮3,所述启动按钮1是由双手同时操作的两个按钮组成,当双手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后,设备启动。检测时,把轮毂立放于检测位置,双手按动启动按钮1,设备启动;液压单元工作,轮毂被夹紧,然后充气、充水;按旋转按钮2,开始旋转,对轮毂进行检测。因此,双手在装置启动时,要用来按动启动按钮1,不会去碰触轮毂,不会引起安全事故。
进一步,还包括粉笔感应器4、油漆罐感应器5、警报器7,当检测到轮毂漏气时,警报器7报警,检测人员取粉笔感应器4里的粉笔标示漏气位置,粉笔归位,按复位按钮3,轮毂复位后,取油漆罐感应器5中的油漆罐喷漆,油漆罐归位后,警报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和轻合金(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六和轻合金(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2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顶梁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重力体系砼预制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