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核桃去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1605.7 | 申请日: | 201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7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傅峥;刘建;赵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市众凯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去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桃去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核桃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核桃的生产大国,传统的收获方法是待核桃成熟,从树上打下堆放几天后用人工剥皮的方式去掉核桃青皮。现有的手工核桃去皮劳动强度大,核桃皮中的汁液对人体产生污染且难以清除,工作环境恶劣。
虽然目前也有一些机械去皮设备,但是这些设备效果较差,去皮质量无法满足生活需要。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青核桃去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青核桃去皮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效率低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核桃去皮装置,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包括刷盘、转盘和电机,所述刷盘位于转盘上部,所述转盘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刷盘的底部设有刷丝,所述刷盘上开有进料孔,所述电机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将进入刷盘和转盘之间的待去皮的青核桃通过刷丝去皮。
优选地,所述刷盘为圆形,所述刷丝从刷盘的圆周到圆心逐渐变短。
优选地,所述刷丝为钢丝。
优选地,所述钢丝的长度为75-110毫米。
优选地,所述转盘上面设有导向筋。
优选地,所述导向筋呈辐射状排列。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圆筒,所述刷盘和转盘位于圆筒内,所述刷盘活动连接在圆筒上。
优选地,所述刷盘通过螺栓连接在圆筒上,通过螺栓来调整刷盘和转盘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驱动转盘,从而将转盘上的待去皮青核桃利用刷盘去皮,大大提高了核桃去皮的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体和核桃汁液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2刷盘,3转盘,4电机,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刷盘2、转盘3和电机4,所述刷盘2位于转盘3上部,所述转盘3与电机4相连接,所述刷盘2的底部设有刷丝,所述刷盘上开有进料孔,所述电机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将进入刷盘和转盘之间的待去皮的青核桃通过刷丝去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转盘,从而将转盘上的待去皮青核桃利用刷盘去皮,大大提高了核桃去皮的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体和核桃汁液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刷盘2可以为各种适合的性质,优选地为圆形,所述刷丝从刷盘的圆周到圆心逐渐变短。刷丝可以为各种适合的材质,优选地为钢丝。钢丝刷盘的钢丝长度由外向内逐渐变短,和转盘形成的空腔高度就是中心距离大,外围距离小,而核桃原料是由钢丝刷盘中心进料孔进入空腔,上述结构使核桃原料很容易进入空腔,在向外运动过程中,随着青皮的刷下,核桃直径也逐渐变小,为了使表面青皮刷干净,钢丝刷盘的钢丝和旋转圆盘间的距离也要逐渐变小,以提高青皮的脱净率。
本实用新型刷盘上钢丝的长度优选地为75-110毫米,直径为1-2毫米。该实施例的转盘3上面设有导向筋,从而便于引导核桃的转动方向。优选地,所述导向筋呈辐射状排列。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可以为各种提供动力的装置,例如减速机,用于驱动转盘3转动,转盘设置在轴承座5上。该装置利用轴承座的设计就是在转盘3的主轴上再增加一个支撑点,承受一定的径向和轴向载荷,减小作用在减速电机输出轴套上的径向和轴向载荷。
为了限制核桃的运动范围,所述刷盘2和转盘3位于圆筒内,核桃去皮时只能在圆筒内进行。更优地,所述刷盘2活动连接在圆筒上,从而达到调整刷盘2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刷盘通过螺栓1连接在圆筒上,通过螺栓1来调整刷盘和转盘之间的间隙。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刷盘2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在圆筒上,通过螺栓在圆筒壁上的移动,来调节刷盘距离转盘的高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市众凯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市众凯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1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