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滚道角接触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0160.0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金鑫轴承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道 接触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配件,尤其是一种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承一般为单滚道,滚珠在滚道内容易磨损,有一些双滚珠的轴承,但一般滚珠都是嵌在一个保持架内,当保持架内有污物侵入时,对滚珠的滚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轴承的转动不顺畅或加剧轴承的磨损,从而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滚道角接触轴承,该轴承包括内圈和套于所述内圈外的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滚道,所述滚道内设置有可滚动的滚珠;所述滚道为相互平行的双滚道,每个滚道内设置有可滚动的滚珠;所述双滚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外设置有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的滚珠在滚道内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较现有的单滚道轴承寿命更长,较现有的双滚珠轴承的摩擦力更小;通过在滚道的外部两侧设置保持架来使滚珠不会跑出,同时也使滚珠之间的相互间隔相等;而且在保持架外部设置有防尘盖,使灰尘不容易进入轴承内,保障了轴承的正常运转。
优选地,所述保持架一端的端面为圆环,另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若干兜孔,所述滚珠置于所述兜孔内。所述保持架为圆环的一端朝向轴承的外部,开设有兜孔的一端朝向轴承内部的滚珠,以将滚珠罩住,使其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双排滚珠在双滚道内转动,与外界没有直接接触,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带有防尘盖,封闭性较好,轴承的工作环境稳定;同时还可承受来自轴向或径向的受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内圈1,外圈2,滚珠31、32,保持架41、42,兜孔411,防尘盖5,紧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道角接触轴承包括内圈1,在内圈1上套有外圈2,内圈1和外圈2之间设置有滚道。该滚道由内圈1外壁上的凹环和外圈2内壁上的凹环形成的。所述滚道为相互平行的双滚道,每个滚道内设置有可滚动的滚珠3。所述双滚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保持架41和保持架42,以使滚珠3保持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在保持架41、42外设置有防尘盖5。
两排滚珠3在双滚道内滚动,且两排滚珠3之间没有其它部件,仅在滚珠3的外侧设置保持架41、42。保持架41、42的一端的端面为圆环,该端面朝向轴承的外侧;另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若干兜孔411、421,当保持架41和保持架42扣在滚珠3上时,滚珠3正好位于兜孔411、421内。兜孔411、421一方面限制了滚珠3的跑位,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滚珠3的旋转,即使轴承在转动时,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又使滚珠3不会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间隔不均匀的现象。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保持架41、42为尼龙保持架,且其各上开设有七个兜孔411、421。滚珠3和滚道之间的径向游隙为6um-13um,既限制滚珠3的位置,又能保证滚珠3的自由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外圈2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防尘盖5套于内圈1上,且卡于所述卡槽内,使防尘盖5与轴承的端面结合更紧密,防止灰尘进入。在防尘盖5的外部还设置有紧圈6,所述紧圈6卡于防尘盖5和外圈2的卡槽之间,进一步保证防尘盖5与轴承的致密接触。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金鑫轴承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金鑫轴承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0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渣阀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伸缩梯防收缩阻挡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