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9041.3 | 申请日: | 201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艳;徐静;田苗;赵昕;赵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艳;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载体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细胞三维培养用微胶囊及微载体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微载体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用于培养锚地依赖性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这种培养技术是在生物反应器内加入培养液和一种对细胞无毒害作用的材料支撑的颗粒(微载体),使细胞在微载体表面附着和生长,并通过不断搅拌使微载体保持悬浮状态。培养液中大量的微载体为细胞提供了极大的附着表面,从而可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微囊化培养技术其要点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拟培养的细胞、生物活性物质及生长介质共同包裹在薄的半透膜中形成微囊,再将微囊放入培养系统内进行培养。利用微胶囊及微载体技术培养三维细胞,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药物筛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微胶囊或微载体培养细胞的研究中,往往需要考察不同细胞因子,外来药物及其他因素对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这就涉及更换细胞培养液,取样等操作。通常采用将微胶囊或微载体自然沉降到培养板或培养瓶底部后,吸出/倾出上层旧培养液,加入新鲜培养液,或者直接收集微载体或微囊化细胞。这种操作存在如下问题:①往往造成微胶囊或微载体的损失;②换液不彻底,残留旧培养液,造成含药等的新培养液加入量相对不同,实验误差大;③操作时间长,不利于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及操作容易的微载体或微胶囊培养细胞的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包括内外同心套接的不锈钢制内支持管和外支持管;所述外支持管的长度长于所述内支持管。所述外支持管外壁圆周上等间隔设置三个手柄;所述内支持管的内侧端管口处设置有尼龙或金属制过滤网。
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支持管和外支持管之间以微米级间隙配合设置。一种优选方式下,所述外支持管内径为10mm~30mm,高度为15mm~25mm;所述内支持管高度为5mm~8mm;所述过滤网选用100目~200目;所述手柄长度选用25mm~30mm。
一种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包括外支持管,外支持管壁上的三个手柄,内支持管及过滤网。使用100~200目过滤网,细胞培养液可自由滤出,而微载体和微胶囊不能通过滤网;等距离的三个手柄使得该装置可以直接架在培养板或离心管上,便于收集液体;外支持管、外支持管壁上的三个手柄及内支持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过滤网为尼龙网或金属网,整个装置可以高压灭菌。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可实现微胶囊或微载体与培养液的快速分离;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加工及推广。
本发明细胞三维培养用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及操作容易;使用该装置使对微囊化细胞和微载体细胞培养中换液、取样、加药等操作更加方便,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与六孔板结合使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1-外支持管;102-外支持管壁上的三个手柄;103-内支持管;104-过滤网;301-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302-六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包括内外同心套接的不锈钢制内支持管103和外支持管101。图中,外支持管101的长度长于内支持管103,优选方式下,外支持管长度为15mm~25mm,内支持管长度为5mm~8mm;此外,外支持管101内径为10mm~30mm。内支持管103和外支持管101之间以微米级间隙配合设置。
图1中,内支持管103的内侧端管口处设置有尼龙或金属制过滤网104。过滤网104为100目~200目。此外,外支持管101外壁圆周上等间隔设置三个手柄102,其长度为25mm~30mm。
如图3所示本发明微胶囊及微载体过滤装置与六孔板结合使用的状态。取本发明装置301放在新的六孔板302上,吸取全部的培养物于过滤装置301上,液体滤下,微载体或微胶囊被截留在滤网上,用新鲜的培养液淋洗滤网几次,反扣过滤器在待用的孔板上,用新鲜的培养液反冲滤网,全部的微载体或微胶囊就被冲到孔里,继续培养,从而完成整个的换液过程。如果想取微载体或者微胶囊,可从滤网上直接取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艳;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王秋艳;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