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规模化微藻养殖生物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8904.5 | 申请日: | 201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国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83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养殖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规模化微藻养殖生物反应器,可大幅度提高微藻养殖的效率,并且质量稳定,属于微藻养殖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食物和能源,目前食物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植物;而能源的消耗主要是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得以生长,但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都是几个月的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可耕种的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出现了挤占耕地、可耕种土地在逐年减少的现象。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对一次性化石能源----石油及煤的消耗,据统计,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够使用50年左右,这类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使用这类能源的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方面人类社会要不断发展,消耗大量的能源,为的是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又使地球变暖,损害了生存环境。
微藻是一种光和自养生物,能够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蛋白质或脂肪酸。微藻的品种很多,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最高可达60%,加工后完全可以做为动物或人的食物,而且营养丰富;有的含油量很高,最高可达50%,深加工后可变成微藻油,再与其它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后就可变成生物柴油。微藻的生长周期很短,只有几天的时间,单位产量是其它植物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目前微藻的养殖主要是采用开放式的池子,部分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很难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实现规模化养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微藻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克服,即提供一种规模化养殖微藻的生物反应器,充分地满足微藻的生长条件,保证微藻的质量,同时可以大规模、工业化养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规模化微藻养殖生物反应器,包括下端锥形的桶状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下方设有反应器支架,反应器本体置于反应器支架上;反应器本体上端设有人孔,人孔处设置有与反应器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反应器盖,于反应器本体内的下部设有曝气系统;
于反应器本体上方设有阳光导光装置,于反应器本体内设有深入到反应器本体内部的人工光源;
方便拆装的反应器盖上装有排气管、多用途进液管;反应器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温度测定仪、PH值测定仪和盐度测定仪;
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连接有三通;三通第一个接口与反应器本体下端的放料孔相连接,于三通的第一个接口内设有三通进气管,三通进气管的一端伸入到反应器本体内部与曝气系统的曝气管主管相连,三通第二个接口连接有取液及排污管、三通第三个接口连接有放料管;三通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出三通后与反应器外部的二氧化碳进气管及主进气管相连接。
反应器本体上部的人孔有反应器盖,反应器盖要与反应器本体联接紧密,同时便于拆卸。
阳光导光装置设置于反应器盖上,反应器盖上还设有排气管和多用途进液管。
人工光源包括外部玻璃管、日光灯管或LED光源,于反应器本体内部设有玻璃管底座,玻璃管底部密封并伸到玻璃管底座内,玻璃管上部伸出到反应器本体外,并用玻璃管固定架与反应器本体的外壁相连,以防止玻璃管上下或左右移动;
日光灯管或LED光源置于玻璃管内,日光灯管或LED光源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人工光源的数量可根据养殖要求调整;人工光源玻璃管内的日光灯管或LED光源的光强度可调整。
反应器本体内有曝气系统,其由管壁带小孔的曝气管、曝气管分配器和曝气管主管组成;曝气管的数量可根据反应器本体的大小及养殖情况确定,曝气管上面有孔,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曝气管分配器联接;曝气管分配器与管壁带小孔的曝气管主管连接;曝气管分配器为一密闭的腔体、分别与曝气管和曝气管主管相连通。
反应器本体下端的放料孔的内径要大于特制三通进气管的外径。
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底部是锥体形状,中部是圆柱状,上端有盖;阳光导光装置位于反应器本体的中心线上。
所述阳光导光装置由透光帽和导光筒组成,透光帽扣置于导光筒上方;透光帽为采用透明材料制备的半球形结构,导光筒为上下两端开口的桶状结构,其内壁表面涂有反光材料层;
所述反应器本体采用非透明材料制备的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
所述二氧化碳进气管与反应器外部的二氧化碳气源相连,主进气管(15)与反应器外部的主气气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国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国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89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