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7581.8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刚;赵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体温计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量测领域,尤指一种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
背景技术
红外线体温计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由于红外线传感器对环境温度变化的依赖,环境温度的变化常常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现有技术中,传感器通常被设置于探头壳体的前端用于接收来自被测目标所发出的红外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传感器置于探头壳体的前端,在接收来自被测目标发出的红外线的同时,还会接收来自外部环境物体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即无法过滤掉来自外部环境物体所发出的红外线干扰信号。
且探头半成品通常都是传感器与探头壳体分离的,在运输组装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甚至损坏半成品。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构成完整组件的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包括设有接收腔体的探头壳体、传感器及印刷电路板,所述传感器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位于探头壳体的接收腔体底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探头壳体固持为一整体。
所述接收腔体内壁自开口部分大致呈喇叭状结构,即斜线向后延伸,接收腔体的底部为弧线的旋转面,且底部中间设有一联通孔。
所述探头壳体包括头部及尾部,所述传感器置于探头壳体尾部的联通孔内。
所述探头壳体包括头部及尾部,所述接收腔体开设于所述头部内,所述尾部开设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接收腔体通过所述联通孔连通。所述传感器置于探头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且传感器对应于所述联通孔位置处。
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围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传感器包括主体部及连接主体部的若干引脚,所述传感器的引脚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孔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
所述探头壳体尾部设有若干固持孔,一紧固件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通孔与探头壳体尾部的固持孔配合将所述安装有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固定于探头壳体上。
所述探头为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接收腔体内壁为黑色或涂覆有黑色涂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的所述接收腔体的内壁的黑色设计及喇叭状结构可以有效吸收或减弱来自非测量方向的外部环境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信号,而来自测量方向的被测目标所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则通过喇叭状接收腔体底部的联通孔为传感器所接收,如此,大大减小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传感器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印刷电路板将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探头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内,使探头壳体、传感器及印刷电路板固持为一个整体组件,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及图2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体温计用探头。
本实用新型红外线体温计用探头包括探头壳体10、印刷电路板30、安装于印刷电路板30上的红外传感器20及将印刷电路板30固定于探头壳体10上的紧固件40。
所述探头壳体10包括头部11及尾部12,本实用新型定义所述头部11相对于尾部12为前方。所述头部11内设置有一接收腔体110,所述接收腔体110大致呈一开口向前的喇叭状结构,即所述接收腔体110的两侧内壁为逐渐收缩的斜线、底部为弧线的旋转面。所述探头壳体10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且所述接收腔体110内表面为黑色或涂覆有黑色材料。所述探头壳体10的尾部12中间设有一个向后开口的容置空间120,所述容置空间120的外围设有若干固持孔121。所述接收腔体110底部设有一圆形的联通孔13用于联通所述接收腔体110与容置空间1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只设置所述接收腔体110,而不需要设置容置空间120,即将传感器20置于接收腔体110的底部的联通孔13内即可。
所述印刷电路板30大致呈圆形结构,印刷电路板30的中间部分设有若干安装孔32,通孔32外围设有对应探头壳体10的固持孔121的通孔31。
所述传感器20包括主体部21及连接主体部21的若干引脚22。所述传感器20的若干引脚22穿过印刷电路板30的若干安装孔32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7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技术的便携式多参数移动监护仪
- 下一篇:无线关节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