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5745.3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宋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接头 加强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作为光缆线路的接续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条光缆线路的质量,其中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性能尤为重要。现有市场上的光缆接头盒固定两端光缆加强芯的金属构件与壳体内金属支撑架的绝缘主要采用简单的上下两半公母式绝缘垫圈进行绝缘,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很难达到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要求,特别在夏季雷雨季节,严重影响光缆线路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光缆接头盒的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其包括设置在光缆接头盒内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安装绝缘垫圈,光缆加强芯固定在所述绝缘垫圈上。
其中,所述绝缘垫圈包括上绝缘垫圈和下绝缘垫圈,上、下绝缘垫圈套接且穿过所述固定孔。
其中,所述上绝缘垫圈包括设置在同一底座上且同轴设置的绝缘外圈和绝缘内圈,绝缘外圈和绝缘内圈之间形成圆环形空腔;所述下绝缘垫圈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绝缘中圈,所述绝缘中圈的外径等于所述圆环形空腔的外径,且所述绝缘中圈套设在所述圆环形空腔内。
其中,所述绝缘内圈凸出其所在底座的高度大于绝缘外圈凸出其所在底座的高度;所述绝缘内圈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绝缘中圈的内径。
其中,所述绝缘内圈穿过所述固定孔。
其中,所述上绝缘垫圈的底座上固定所述光缆加强芯。
其中,所述下绝缘垫圈的底座上设置有固定螺丝,以固定所述光缆加强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改变传统光缆接头盒固定两端光缆加强芯的金属构件与壳体内金属支撑架的绝缘主要采用简单上下两半雌雄式绝缘垫圈进行绝缘的方法,采用上下两半互为雌雄式绝缘垫圈进行绝缘的方法,使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绝缘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光缆接头盒内光缆加强芯固定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光缆接头盒内的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上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上安装绝缘垫圈,光缆加强芯固定 在所述绝缘垫圈上。所述绝缘垫圈包括上绝缘垫圈1和下绝缘垫圈2,上、下绝缘垫圈1和2套接且穿过所述固定孔4。
具体地,上、下绝缘垫圈1和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绝缘垫圈1包括设置在同一底座上且同轴设置的绝缘外圈6和绝缘内圈5,绝缘外圈6和绝缘内圈5之间形成圆环形空腔;所述下绝缘垫圈2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绝缘中圈8,所述绝缘中圈8的外径等于所述圆环形空腔的外径,且所述绝缘中圈8套设在所述圆环形空腔内。
为了保证上、下绝缘垫圈1和2套设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绝缘内圈5凸出其所在底座的高度大于绝缘外圈6凸出其所在底座的高度,且所述绝缘内圈5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绝缘中圈8的内径,以使所述绝缘内圈5穿过所述固定孔4而嵌套在所述绝缘中圈8内部,而绝缘中圈8嵌套在绝缘外圈6和绝缘内圈5之间形成的圆环形空腔内,由此实现上、下绝缘垫圈1和2的套设连接。
并且,光缆加强芯7固定在所述上绝缘垫圈1的底座上,所述下绝缘垫圈2的底座上设置有固定螺丝9,以进一步固定所述光缆加强芯7,从而实现上绝缘垫圈1、下绝缘垫圈2和固定螺丝9相结合把光缆加强芯7固定在光缆接头盒内的固定支架3上,从而保证光缆接头盒使用时,两端光缆金属构件10固定后,两端光缆金属构件10之间、金属构件10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x104MΩ及光缆接头盒两端光缆金属构件10之间、金属构件10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作用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使之符合并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814.1-2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东旭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膜片
- 下一篇:一种直流供电的LED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