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5691.0 | 申请日: | 2012-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菡;蒋卫锋;许大信;柏宁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124 | 分类号: | G02B6/124;G02B6/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叠加 光纤 耦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是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该耦合结构利用光纤和波导叠加的形式耦合,可以有效降低光纤和波导的耦合损耗。具有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以及平面光波光路互联的前景。
背景技术
随着硅基材料在集成光子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硅光子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基(SOI)波导结构具有对光的更好的约束作用,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硅基光波导的尺寸大都在亚微米量级,折射率在3.5左右,然而标准的单模光纤的尺寸大都在8到10微米左右,折射率仅为1.45左右。如此大的尺寸和折射率差必然引入辐射模和背反射,给光纤和波导耦合带来巨大的耦合损耗。在实际应用中,标准的光纤跟亚微米尺寸的SOI波导直接纵向耦合的损耗大于10dB,从而给SOI波导器件的广泛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的SOI光波导耦合方式大都是纵向型的直接对准耦合。耦合方法一般为楔形光波导耦合,光栅耦合,折射率渐变波导耦合等。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楔形光波导耦合器。然而当波导尺寸为亚微米的时候,这种耦合器带来很大的耦合损耗。而且当这种耦合器和光纤连接的时候,需要精密的对准仪器,给耦合封装带来巨大成本。另一种采用光栅结构的耦合器,偏振无关,耦合损耗可以达到3dB以下,但是它的带宽却很低,不能满足光通信的要求。由此可见纵向耦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限制了耦合效率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我们实用新型了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叠加耦合的方式,使对准方式变得简单,耦合效率得到提高;突破了现有的单纯纵向型耦合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整个结构制作在硅基光波导器件上,由二维模斑转换器,周期性结构,其与脊波导组成的凹槽结构和凹槽内的多列并排光栅构成。和其他耦合器相比,具有耦合方式简单,耦合效率高,易于对准,可以使单模光纤和硅基光波导很好的耦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平面光波光路的耦合封装中。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整个结构制作在硅基光波导器件上,和其他耦合器相比,具有耦合方式简单,耦合效率高,易于对准,可以使单模光纤和硅基光波导很好的耦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平面光波光路的耦合封装中。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其结构基于硅衬底,由二维模斑转换器,周期性结构,其与脊波导组成的凹槽结构和凹槽内的多列并排光栅构成。两侧的周期性结构可以对C波段的光通信光波有很好的横向约束能力,凹槽内的多列并排光栅可以和斜楔型光纤耦合,脊波导的脊端面可以和斜楔型光纤的端面耦合,二维的模斑转换器为可以将模斑半径从大尺寸转换为波导尺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通信光波耦合进波导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其结构基于硅衬底,包括二维模斑转换器、周期 性结构、周期性结构与脊波导组成的凹槽以及凹槽内的多列并排光栅。周期性结构为可以为光子带隙结构、布拉格波导结构;周期性结构可以很好的约束光通信的C波段,其折射率和硅的折射率相同;凹槽的深度可以变换以达到最大的耦合效率,多列并排光栅可以进一步提高耦合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凹槽深度为脊波导脊高;凹槽内多列并排光栅为硅材料平面,即凹槽内平面为硅材料平面。
光场通过斜楔型光纤和硅基光波导进行耦合,其耦合包括:①凹槽内多列并排光栅和硅层叠加的耦合;②斜楔型光纤和脊波导的端面耦合;而且周期结构可以很好的约束耦合波;这样可以将光波很好的耦合进波导,从而达到较高的耦合效率。
二维模斑转换器的结构为普通的模斑转换器,其器件参数如附图所示,光从大端进入,宽度为6um,从小端口出射,其直径为0.5um,总长度为100um。本实用新型对于TM模,二维模斑转换器的模式转换损耗低于0.5dB。
凹槽部分利用的是波导光栅和斜楔型光纤的叠加耦合,根据仿真得到耦合长度,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耦合;在斜楔型光纤和脊波导的端面进行直接耦合,斜楔型光纤经过专门处理可以和脊波导端面高效耦合。对TM模来说,由仿真结果模场失配损耗仅为1.6dB。
可见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具有耦合效率高,耦合方法独特,突破现有的单纯纵向耦合的局限,从而实现高效的三维叠加耦合,可以广泛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硅基三维叠加型光纤耦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二维模斑转换器示意图;
图3是脊波导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