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缸式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5600.3 | 申请日: | 201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贺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贺玉山 |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 地址: | 163413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种起重机,特别是一种钻井缸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石油钻井现场,起吊钻头、钻杆、钻铤或甩钻杆、下套管作业过程中,均使用液压小绞车、气动小绞车或电动小绞车,但三者均存在钢丝绳无法排齐问题,引发钢丝绳起摞、断丝,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小绞车时钢丝绳无法排齐致使钢丝绳起摞、断丝引发不安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钻井缸式起重机,该钻井缸式起重机具有钢丝绳不乱、起放速度快、速度可控、刹车灵敏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钻井缸式起重机,包括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前端盖安装有定滑轮组,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动滑轮组,液压缸轴向中部固定有缓冲器,动滑轮组上方置有高悬滑轮;所述的高悬滑轮、定滑轮组、动滑轮组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死绳端固定在缓冲器上,绕过高悬滑轮的钢丝绳活绳端固定有吊钩。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钻井缸式起重机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定滑轮组固定于液压缸前端盖,动滑轮组安装于活塞杆前端,随活塞杆一起运动,定、动滑轮组组成n×n的轮系组,轮系组之间缠绕2n股钢丝绳,即活塞杆每伸出或缩回1米,则安装于钢丝绳活绳端的吊钩起升或下放2n米,以此实现起吊、下放重物。因死绳端远高出钻台面,依靠井架内的钢丝绳及吊钩自重能够自然拉紧该钢丝绳系,实现自然排齐。重物下放过程中,突然刹车后,重物惯性产生的冲击动能则通过钢丝绳由缓冲器吸收,实现平稳刹车,消除了重物冲击载荷引起的安全隐患。由于该钻井缸式起重机安装在井架的高处,不必观察钢丝绳的缠绕情况,所以液压操作台可前移,更利于观察场地情况,起吊作业更加安全。液压缸工作效能远高于液压小绞车的齿轮泵,其起吊、下放速度高,更适合钻井起吊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沿附图1的Ⅰ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沿附图1的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沿附图1的Ⅲ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井架,2-高悬滑轮,3-吊钩,4-钢丝绳,5-动滑轮组,6-活塞杆,7-定滑轮组,8-缓冲器,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结合附图2所示,该钻井缸式起重机,包括液压缸9,所述的液压缸9前端盖安装有定滑轮组7,液压缸9的活塞杆6前端安装有动滑轮组5,动滑轮组5上方置有高悬滑轮2,高悬滑轮2固定在井架1上部横梁处,如图3所示;液压缸9轴向中部固定有缓冲器8,液压缸9下端与中部均固定在井架1下部横梁处;所述的高悬滑轮2、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5之间通过钢丝绳4连接;钢丝绳4死绳端固定在缓冲器8上,绕过高悬滑轮2的钢丝绳4的活绳端固定有吊钩3,如图4所示;所述的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5组成n×n的轮系组。
该钻井缸式起重机主体通过卡座固定在井架横梁外侧,液压缸9上下两油口安装有液压锁,并通过高压胶管与液压操作台相连,高悬滑轮2固定在井架1上部横梁处,钢丝绳通过高悬滑轮悬吊于井架内、外,活绳端位于井架内侧,并安装吊钩,死绳端绕过n×n的轮系组,固定在缓冲器上。
该起重机利用现有钻井队普遍使用的动力站和液压操作台,对其提供油压和控制。启动动力站,抬起液压操作台手柄,液压缸活塞腔进油口进油,活塞杆及动滑轮组伸出,提起吊钩和重物。手柄回中位或停止动力站,即高压胶管内无油压时,液压锁自动关闭,并圈闭工作油缸液压油,实现刹车灵敏可靠。压下手柄,液压缸活塞杆腔进油口进油,并打开液压锁,活塞杆及动滑轮组缩回,下放吊钩和重物。在重物下放过程中,突然刹车后,重物惯性产生的冲击动能则通过钢丝绳由缓冲器吸收,实现平稳刹车,消除了重物冲击载荷引起的安全隐患。并通过抬起或压下液压操作台手柄角度不同,控制液压油流量,进而控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或缩回速度,实现自由控制吊钩速度。
该起重机利用液压缸的活塞侧进油提起重物,利用活塞杆侧进油下放重物,因活塞杆侧有效面积小于活塞侧有效面积,故相同流量时,下放速度快于起吊速度,更适合钻井下套管、甩钻杆等作业需要。
该起重机可通过卡座安装在井架上,不改变原有井架结构,主要是液压缸与活塞杆之间受力,井架仅承受起重机与所吊重物的重量,对井架的整体受力影响不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贺玉山,未经刘伟;贺玉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