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耐压防爆密封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4615.8 | 申请日: | 2012-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漆立方;张坭;李鑫;时磊;赵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泰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2 | 分类号: | E06B5/12;E06B5/16;E06B3/70;E06B7/30;E06B7/16;E05C9/00;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7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移动式 硬体 救生 耐压 防爆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坚固、隔热、开闭快捷的耐压防爆密封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井下救生舱蓬勃发展的带动下,救生舱的配套设施也在迅速发展。为了保证救生舱的正常使用要求,救生舱舱体上必须装有金属的密封门,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被困人员可以方便进出,且该门应当具有密封性、防爆性,要有一定耐压抗变形能力、开闭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门板上应设置防爆观察窗,并安装防爆玻璃等特性。目前,现有的金属密封门大多仅靠门周边和门框对应位置嵌有的一圈密封圈之间的平面接触,且门与门框单侧受力挤压,门框与门板对应位置的密封圈受力不均匀,易产生间隙,缺乏良好的密封性,导致救生舱整体密封性下降,也不利于救生舱的隔热保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为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提供一种耐压、抗爆、快速开闭的密封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它由门框5,门板6,齿轮传动组7,连杆传动组8,门闩9,防爆观察窗10,耐压防爆玻璃11,筋板12,橡胶密封条13和筋板间的空格14组成耐压防爆门2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耐压防爆门2的门板6的一侧通过铰链3连接在门框5上,所述门板内部焊有纵横交错的筋板12,以加强其强度,提高门板6抗压抗爆性,筋板12之间有空格14,空格14内部填充隔热材料,以达到隔热保温的功能,门板6与门框5结合部位分别开“U”形槽,槽内填充橡胶密封条13,以增加其密封性。门板6上安装有防爆观察窗10和内外两个手轮4。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特征是:门板6上的内外两个手轮4与齿轮传动组7的小齿轮同轴连接,通过顺时针旋转手轮4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与大齿轮通过啮合传动,大齿轮与连杆传动组8的两根主传动杆组成凸轮机构,从而实现了从手轮4与齿轮传动组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杆传动组8的直线运动,连杆传动组8内部的一系列连杆传动,实现了由连杆传动组8控制的门闩9的旋转,门闩9转动到位后,与门框5上相应锁孔配合,实现了耐压防爆门2的八点定位压紧结构,八个门闩9同时压紧橡胶密封条13,实现了耐压防爆门2的全面密封。最后将门框5与救生舱舱体1焊接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门板6上安装有由手轮4控制的八点锁止装置,所述手轮4有两个,分别安装于门板6内外两侧;门板6的筋板12结构增加了门板6的抗爆强度;传动方式采用“齿轮传动”到“凸轮机构”到“连杆机构”再到“杠杆机构”的多种传动机构相结合的形式,传动系统简单实用,经济可靠,同时由于大小齿轮存在一定的传动比,因此密封门的开启和关闭省时省力,为井下紧急避险和紧急救援穿在更为便利的条件;八点锁止密封结构,使橡胶密封条13均匀受力,在微小的空间内均匀变形,达到紧密密封的效果;门板6上防爆观察窗10安装防爆玻璃11,救生舱内避难人员可通过防爆观察窗10观察舱外境况和紧急救援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耐压防爆门2与救生舱舱体1的联接位置;
图2表示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耐压防爆密封门2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图2的左视图,表示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耐压防爆密封门2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救生舱舱体,2-耐压防爆门,3-铰链,4-手轮(含内外两个),5-门框,6-门板,7-齿轮传动组,8-连杆传动组,9-门闩,10-防爆观察窗,11-耐压防爆玻璃,12-筋板,13-橡胶密封条,14-空格。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门板6,手轮4,齿轮传动组7和连杆传动组8,门闩9组成一个整体传动系统,门板6内部筋板12间的空格14内填充隔热材料,门板6与门框5通过一侧铰链3连接成整个耐压防爆门2,要求耐压防爆门2内部结构无传动干涉,各联接处联接牢固且活动灵活。
图1中,耐压防爆门2的门框5与救生舱舱体1焊接成一体,要求焊缝光滑平整,无接头不良、烧穿、裂纹等缺陷,待救生舱舱体1在井下专用硐室内牢固落位后,救生舱舱体1前部应预留一定空间,以保证耐压防爆门2无障碍开启和方便人员进出救生舱,舱门上面应加强巷道顶部防护,以免发生冒顶掉落巨石等阻挡舱门开闭或砸击舱门致使变形导致舱门无法正常关闭。
救生舱投入使用时,避难人员在救生舱外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门板6外部的手轮4打开耐压防爆门2,待避难人员全部进入救生舱进行紧急避难后,最后一个入舱的避难人员可以通过逆时针旋转内部的手轮4锁紧耐压防爆门2;或者在避难进行中,由于某种突发原因,避难人员必须撤离救生舱时,舱内避难人员可以通过逆时针旋转门板6内部的手轮4,打开耐压防爆门2实施自救;或者在施救过程中,救生人员到达救生舱外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门板6外部的手轮4打开救耐压防爆门2,对救生舱内部避难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泰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未经杭州安泰尔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4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合页多功能箱
- 下一篇:一种增加中空玻璃遮阳功能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