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3841.4 | 申请日: | 201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宫安静;窦梅;贺昭忠;王晓华;王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皮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护皮膜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医用护皮膜是医疗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主要应用于脑部、体部等手术切口,使用时贴于皮肤或手术单上,可有效防止细菌对皮肤的感染、皮肤细菌对切口的侵蚀,以及用于将手术血液、生理盐水等液体收集引导至垃圾桶。护皮膜为一由医用硅胶制作的薄膜,包括片状粘贴部,粘贴部的下侧设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下部连通有具有末端开口的导流条,收集袋与导流条整体呈漏斗状。然而,在使用时,由于粘贴部面积有限,且为两边平整的片状,手术中如遇到大出血或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及因病人体位原因护皮膜不能贴正时,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常沿护皮膜向两侧溢流,不能进入收集袋,导致污染手术单、手术者的衣服、手术床及地面,引起手术区污染也不利于术后清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护皮膜使用时血液等污物易外溢,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包括粘贴部,所述粘贴部的下部设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下部连通有具有末端开口的导流条,所述粘贴部的两侧边缘处均固设有具有充气阀门的可充气止挡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可充气止挡条与所述粘贴部采用热合的方式固定为一体。
所述可充气止挡条与所述护皮膜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通过在其粘贴部的两侧边缘处固设可充气止挡条,使用时,可对止挡条充气,使其充分膨胀,在护皮膜粘贴部两侧形成两道护翼,能有效阻挡手术时液体外溢,引导液体流向收集袋,避免了手术单浸湿造成切口感染,同时避免了手术人员衣服被污染,保持手术环境和手术人员的清洁,降低感染机会,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当可充气止挡条处于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贴部;2、收集袋;3、导流条;4、可充气止挡条;5、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包括粘贴部1,粘贴部1的下部为收集袋2,收集袋2的下部连通有具有末端开口的导流条3,粘贴部1的两侧边缘处均固设有可充气止挡条4,可充气止挡条4上设有充气阀门5。使用时,可通过充气阀门5对可充气止挡条4充气,使其充分膨胀,以有效阻挡手术时血液等污物外溢;通常状态,可充气止挡条4为收缩状态,便于折叠包装。
本实施例中可充气止挡条4与粘贴部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定为一体,即单独成型可充气止挡条4,然后在粘贴部1的侧边缘处与粘贴部1热合为一体。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止挡条4,比如与护皮膜一体成型,或采用子母扣扣合的方式固定在粘贴部1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护皮膜,粘贴部1表面由防粘纸覆盖,独立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无菌),为一次性使用。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后,待皮肤干燥,将粘贴部1对准手术区,揭开防粘纸,将其平整、牢固粘贴在已消毒之干燥皮肤及周围皮肤上,并平整理顺护皮膜周边部分,导流条3末端伸入垃圾桶内。手术结束后,将切口两边的护皮膜掀开少许,切口缝合后,将护皮膜全部撕下丢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3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