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救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3754.9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1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锋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尤其设计一种全封闭式海难救生舱,属于隶属航海救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舰、船及海上作业平台等处一般均装备有救生艇、筏等紧急救生设施,然而,此类设施不能提供防雨、防晒等防护性能,亦无法抵御暴风、海浪等冲击,尤其在海啸、飓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极易倾覆沉没,从而无法有效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救舱,其具有防雨、防晒、保温等性能,且抗冲击、抗颠覆能力强,还能为逃生人员提供必要的维生物质及工具,从而能长时间的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救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部设有出入舱口,所述出入舱口上连接有可开启和闭合的舱盖,且在舱盖闭合的状态下,舱盖与舱体形成正球形密封结构;
并且,所述舱体内还至少设有循环供氧系统、照明系统、通讯系统以及供电系统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舱体上设有至少一进水口和/或至少一换气口,且所述进水口和换气口分别通过阀门与舱体内腔连通,所述阀门均置于舱体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包括上舱体和下舱体,所述下舱体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上舱体上设有两个以上换气口。
优选的,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均为半球形,该两者结合处还包裹有弹性缓冲圈,并且,所述上舱体上还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拉手。
所述舱盖与舱体铰接,且舱盖与舱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和复数舱盖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可选用市售的各类快速夹具锁等。
优选的,所述舱盖上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优选采用凸起薄壳球面体形拉手。
所述舱体上还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上封装有厚度在10mm以上的钢化玻璃,且所述窗口的直径在12cm以下。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舱体内腔下部还设有至少一个配有一套以上安全带的座位,每一座位的椅背部分由舱体内壁形成,椅面部分采用内倾斜面。
所述舱体内还设有复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与出入舱口周缘部固定连接,下端与下舱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柱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水平梯棒端部的槽或孔。
所述舱体内腔下部还设有绝缘地板,所述地板与舱体底部配合形成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内设有舱体泵及蓄电池组。
所述舱体内腔下部还经复数隔板隔离形成复数物品存储舱位。
所述物品存储舱位内至少存放有循环供氧系统、供电系统和外部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循环供氧系统包括化学供氧单元、二氧化碳吸收单元、氧气浓度监测设备及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设备;
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和/或手动发电设备;
所述外部照明系统包括LED照明系统。
所述舱体内壁上还覆设有弹性防撞层,所述弹性防撞层优选采用厚度在5mm以上的PU发泡层。
所述自救舱由一自救舱支架承载,且所述舱体的一侧外壁上还对称设置有复数个舱体支架凸块。
所述通讯系统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不限于此。
所述自救舱优选采用玻璃钢、碳钢等材料制成,且其外壁上优选涂覆亮黄色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该自救舱为全封闭式重心浮正球形救生舱,能在海浪里不进水不沉没,亦能更好的避免正面碰撞和减少碰撞带来的对舱体和乘客的伤害压力,克服了普通救生船无法抵御巨浪颠覆和无法做到密封易进水的缺点,增加了化学供氧、氧循环等新功能,且可携带有通信器材、LED照明系统、手动手机充电,收音机,报警器等,并带有蓄电池组、手动发电设备以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等,能有效保障各类用电装置的长时间正常运行,且该自救舱结构简单,体积可设计得非常紧凑(如,直径可仅为1.2米),由于极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平时备用时可放置于普通家庭室内作为儿童的玩具屋,而在应用时亦可尽量避免碰撞。藉由本实用新型,可在恶劣环境中有效的长时间保障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帮助逃生人员及时获得救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自救舱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锋,未经陈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3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橡胶包装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车手把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