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抽取式电池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2461.9 | 申请日: | 201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苏家正;陈宗贤;徐铂渊;王维诚;张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 装置 及其 抽取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抽取式电池盒,尤指一种旋转衔接的抽取式电池盒及具有该抽取式电池盒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来源主要仍为电池,并多以单一电池模块来实际操作。在考虑操作方便下,目前抽取式电池模块安装至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的方式有下列几种。一种是将该电池模块直接插入该容置槽中,并将设置于容置槽开口处的一盖板闭合以将该电池模块固定于该容置槽中,例如相机的电池模块。然而在此结构设计中,该盖板的闭合机构多为单一方向的滑动卡合结构,当有一外力在相反方向施加于该盖板上时,易造成该盖板的固定结构不稳定,亦即有可能使得该盖体打开、电池模块滑出的风险。
另一种是该电池模块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结构整合,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电池模块。当该电池模块插入该容置槽中并以至少一卡闩固定,该电池模块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外观吻合。在此结构设计中,虽该电池模块不易因外力施加而脱落,但该电池模块曝露的部分太多,在使用过程中易伤及该电池模块。此外,该电池模块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衔接缝隙过长,易引入水气、微粒等,造成对该电池模块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电连接结构的损伤。
还有一种是该电池模块制成一单体,该电池模块的主体部分插入该容置槽中,该电池模块的盖体部分露出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并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旋转衔接。在此结构设计中,虽该电池模块可达到较佳的固定结构及密封效果,但该电池模块在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衔接的过程中亦需旋转,使得该电池模块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电连接接口的结构设计受限。一般而言,此电连接结构多基于弹性点接触设计,较剧烈的震动仍可能造成间歇的电连接,进而影响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运作。因此,目前抽取式电池模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衔接机构设计无法同时满足操作方便、衔接结构稳固、电连接稳定等要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抽取式电池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抽取式电池盒,采用盒盖可相对盒体旋转的连接方式,产生盒盖与盒体致动分离的效果,以解决公知技术中电池模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衔接结构难以同时满足操作方便、衔接结构稳固、电连接稳定等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抽取式电池盒能容置于一装置壳体的一容置槽中,该容置槽具有一开口,该装置壳体在该开口处包括一第一旋转接合结构,该抽取式电池盒包括:一盒体,该盒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相对该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该盒体具有一电池容置空间;以及一盒盖,该盒盖以一可旋转的方式与该第一端部连接并包括一第二旋转接合结构,该第二旋转接合结构能与该第一旋转接合结构旋转接合,其中当该盒体以该第二端部经由该开口插入该容置槽中,该盒盖能通过该第二旋转接合结构接合至该第一旋转接合结构以遮盖该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抽取式电池盒能容置于一装置壳体的一容置槽中,该容置槽具有一开口,该装置壳体在该开口包含一第一旋转接合结构。该抽取式电池盒包含一盒体及一盒盖。该盒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及相对该第一端部的一第二端部,该盒体具有一电池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电池。该盒盖以一可旋转的方式与该第一端部连接并包含一第二旋转接合结构,该第二旋转接合结构能与该第一旋转接合结构旋转接合,其中当该盒体以该第二端部经由该开口插入该容置槽中,该盒盖能通过该第二旋转接合结构接合至该第一旋转接合结构以遮盖该开口。藉此,在插入过程中,该盒体可保持不旋转,而该盒盖仍可藉由旋转的方式以获得与该装置壳体稳固的衔接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提供该装置壳体与该可抽取电池盒间电连接接口更多样化的结构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抽取式电池盒能同时满足操作方便、衔接结构稳固、电连接稳定等要求,解决公知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抽取式电池盒。同样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能解决公知技术中电池模块与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衔接结构难以同时满足操作方便、衔接结构稳固、电连接稳定等要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2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