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管排的结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1453.2 | 申请日: | 2012-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晋暐 |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管排结构,特别是指涉及弯管与直管组合形成的热交换管排结构。
背景技术
铜金属具有高延展性及高热传效率,因此现有的热交换管排10一般以铜管自动加工形成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弯管部11及多个直管部12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的弯管结构;但,铜管价格较其他金属材质的管体昂贵,因此,为改善上述问题,相关产业界发展出以不锈钢管或其他金属材质管体制成弯管部及直管部,再透过氩焊焊接加工制成所需的热交换管排结构,或者透过机械自动加工将不锈钢管或其他金属材质管体弯折成一体成型的弯管结构。
然而,氩焊焊接制程通常依赖人工技术施焊,不易控制焊接质量且人工成本高;此外,上述一体弯折成型或焊接成型的热交换管排结构,于成型后仍需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藉以在管体表面形成抗氧化层并提高热传效率,然其处理过程需将管体内部气体抽出并将管体两端开口密封后再浸于温度高达800℃的镀锌液中,当管体内的残留气体受热瞬间膨胀时存在有造成管体热裂爆炸的安全问题,且管体内部因两端密封,使得于管体内面无法镀锌提供抗腐蚀的效果。
当作为太阳能集热或热交换使用的管体时,为能有效传热,管体管壁 通常十分地薄,因此上述焊接成型或一体成型弯管的热交换管排结构,其管体弯折处的结构强度低,也不易清除管内积垢;而由多个弯管与相对数量的直管组合形成管排结构时,基于管壁的厚度有限,难以在管体表面进行螺纹成型之加工,也不易使弯管与直管直接螺锁组合;为进一步改善,虽有接合组设于管体与管体之间的接头结构,但其组接固定方式为单纯的迫紧结构,不仅密封效果不佳且接合处的结构稳定性低,尤其特殊接头的成本极高,整体而言并不符合产业界对于降低成本的要求。
因此,现有的热交换管排结构无论在制造过程或实际使用时皆存在有问题,具有尚待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加工组装同时具有高结构强度与热传效果的热交换管排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令管体更紧密结合,增加整体结合结构的稳定度及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排的结合结构,包括:
一弯管,呈中空管结构,所述弯管两端端口分别扩大成一接合口,各所述接合口与所述弯管管体相接处设有一肩部,且各所述接合口的开口端缘朝所述弯管中心径向延伸凹设成一挡缘;
一直管,管体外径小于所述弯管管体内径的中空管结构,所述直管端部设有一凸缘并容置于所述弯管接合口内,所述凸缘外径大于所述弯管管体内径及所述接合口内径,且所述凸缘限位于所述肩部与挡缘之间;令所 述弯管与直管保持不脱离的状态;
一止泄环,套设于所述直管管体表面,并为所述挡缘、肩部及凸缘限位于所述接合口及直管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直管的凸缘靠抵于所述弯管的肩部,所述止泄环套设于所述直管并位于所述凸缘远离直管端部的一侧而靠抵于所述肩部及凸缘上,并为所述挡缘压制限位于所述接合口内。
其中,所述止泄环套设于所述直管并位于所述凸缘邻近所述直管端部的一侧,被所述肩部及凸缘压制限位于所述接合口内,且所述挡缘压制靠抵于所述直管凸缘上。
其中,所述止泄环剖面呈圆形的环形结构,具有一穿孔供套设于所述直管管体表面。
其中,所述直管的凸缘靠抵于所述弯管的肩部,所述止泄环套设于所述直管并位于所述凸缘远离所述直管端部的一侧而靠抵于所述肩部及凸缘上,所述直管管体套设有一迫紧件,所述迫紧件限位于所述止泄环及挡缘之间并为所述挡缘压制迫紧于所述直管管体。
其中,所述直管管体于所述止泄环与迫紧件之间套设有一耐磨环件。
其中,所述止泄环是剖面呈矩形的环形结构,具有一穿孔供套设于所述直管管体表面。
其中,所述迫紧件呈C形环状结构,具有一套孔供套设于所述直管管体表面,以及一缺口供所述迫紧件形变迫紧于所述直管管体。
本实用新型能达到两管体接合处具有确实结合且结构稳定的效果,具 有组合限制少、组装便利性高等优点,且未使用特殊接头即能达到构件精简的结合结构,具有降低整体生产成本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一体成型的热交换管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排的结合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管排的结合结构组合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晋暐,未经张晋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1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换洗拖把
- 下一篇:管类零件加工的自动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