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0112.3 | 申请日: | 2012-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洪正国;冉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蜀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带 铝合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材连铸装置,特别是一种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铝板带坯的生产工艺只有两种:一种叫做铸锭热轧工艺;另一种叫做连铸工艺。铸锭热轧工艺如下∶单机架单卷取、单机架双卷取;热粗轧-精轧,热粗轧+热连轧生产线,根据连铸工艺可以建立双辊式铸造生产线和双带式铸造生产线。事实上,这里一共有三种工艺可供选择,即铸锭热轧工艺、铸轧工艺和连铸连轧工艺。铸锭热轧工艺的特点∶工艺路线长、工序多,包含大板坯铸造、锯头、铣面、预热或均匀化、热粗轧(到25mm左右)、热连精轧(后接冷轧和精轧),能耗高、料耗高、工艺废品多、原始投资较高。现有的工艺采用了铝水直接水喷淋冷却后拉杆方式,参数控制不当存在拉断现象,整个工艺生产速度不能进一步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铝合金连铸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连轧装置,包括浇铝包,还包括浇铸轮、钢带、钢带轮、钢带压紧装置、液压矫直装置、压痕装置、滚压打码装置、滚剪机,浇铝包设置在浇铸轮上方,钢带包裹住浇铸轮的下半圈;钢带围绕四个钢带轮封闭,并通过钢带压紧装置紧贴浇铸轮下半圈;钢带可贴合浇铸轮转动;钢带及浇铸轮周围设有喷淋装置。
浇铸轮的外直径为1500~2600mm,其外圆的中央设有一圈胚槽,胚槽为梯形的凹槽,胚槽梯形横截面积为5290mm2。
喷淋装置中设置有压缩空气管和喷嘴。
液压矫直装置内设有液压气缸。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轮带旋转冷却使铝水结晶,喷淋水增加压缩空气后提高了冷却效率;铝合金生产速度大幅度提高,工序连贯、减少能源损耗;通过水喷淋冷却钢带,通过钢带旋转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少了连铸连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降低能源消耗30%以上,采用钢带转动间接冷却方式铝合金表面无裂纹、氧化皮少,提高了成品的质量和精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浇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浇铝包;2-浇铸轮;3-钢带;4-钢带轮;5-钢带压紧装置;6-液压矫直装置;7-压痕装置;8-喷淋装置;9-胚槽;10-滚压打码装置,11-滚剪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轮带式铝合金连铸连轧装置,包括浇铝包1,还包括浇铸轮2、钢带3、钢带轮4、钢带压紧装置5、液压矫直装置6、压痕装置7、滚压打码装置10、滚剪机11,浇铝包1设置在浇铸轮2上方,钢带3包裹住浇铸轮2的下半圈;钢带3围绕四个钢带轮4封闭,并通过钢带压紧装置5紧贴浇铸轮2下半圈;钢带3可贴合浇铸轮2转动;钢带3及浇铸轮2周围设有喷淋装置8。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熔炉:
铝合金坯加热采用10MW管材感应加热体系,该装置共6台固态加热器,每台输出功率1650kW、频率1kHz出炉温度730~750℃。
浇煲:
浇铝包1设置在浇铸轮2上方,铝水连续倒入截面为H型轮状的浇铸轮2的胚槽9内,钢带3贴合浇铸轮2封闭铝水;铝水温度控制为690~720℃。
轮带旋转结晶:
铝水连续倒入截面为H型轮状的浇铸轮2的胚槽9内后,浇铸轮2逆时针旋转,贴合的钢带3和四个钢带轮4也同时转动,同时喷淋装置8向钢带3喷射压缩空气和高压水冷却,随着浇铸轮2的转动200~290度后,铝水冷凝结晶为铝合金坯,在钢带3和浇铸轮2分离位置,铝合金胚与浇铸轮2分离。由于冷却水与铝水不直接接触,铝合金胚极少产生氧化皮和裂纹,喷淋装置采用高压水加压缩空气冷却,冷凝效果好,铝合金胚品质较传统工艺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蜀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蜀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0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芦荟分子微囊原液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薄膜的测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