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8063.2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蔡月;朱礼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72 | 分类号: | A61K31/7072;A61K31/513;A61K9/48;A61K47/38;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的药物制剂,具体的,本发明涉及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的胶囊剂型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齐多夫定为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或与艾滋病有关的综合症患者及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治疗。1987年3月19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署批准该药上市。齐多夫定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生产的抗艾滋病药品,因其疗效确切,成为“鸡尾酒”疗法最基本的组合成分。该品为抗病毒药,在体外对逆转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高度活性。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齐多夫定,后者能选择性抑制HIV逆转酶,导致HIV链合成终止从而阻止HIV复制。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而核苷酸则是合成人体遗传物质DNA和RNA的原料(DNA和RNA实际上就是许多核苷酸手拉手排成一长串构成的)。核苷类似物在结构上模拟核苷酸的结构,但却不具有核苷酸的功能。因此在DNA合成过程中,核苷类似物可以掺入进去,但却不能合成有正常功能的核酸链,从而使病毒的复制终止。
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单一用药需要长期治疗,增加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再者,单一用药易产生HIV病毒的突变,从而病毒产生耐药性。拉米夫定和齐多夫定同时用药可以降低HIV病毒的突变的几率,提高药物疗效。
目前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上市口服药物制剂中只有齐多拉米双夫定片,经文献检索,中国专利目前还没有授权有关于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药物制剂。作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的胶囊剂至今在各国未见上市报道,本发明人发现,将其制备成胶囊剂,质量安全、稳定、能够提高疗效,而且降低了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提供一种新的口服制剂,提高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胶囊剂,该胶囊内容物含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所述内容物中还含有至少一种崩解剂与至少一种润滑剂,并且所述的胶囊壳为明胶胶囊壳或羟丙基甲基胶囊壳。
所述的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干燥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崩解剂加入量占胶囊内容物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5%~50%。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微粉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粘合剂为淀粉、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及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本方面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胶囊剂含重量百分比为40%~60%的齐多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重量百分比为20%~35%的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重量百分比为5%~25%的崩解剂,重量百分比为0.5%~2.0%的润滑剂,重量百分比为0.5%~2.0%的粘合剂,
本发明公开了齐多夫定、拉米夫定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与至少一种崩解剂、至少一种润滑剂及至少一种粘合剂充分混合或制成颗粒,填充明胶胶囊壳或羟丙基甲基胶囊壳。
所述的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或其药学上能接受的衍生物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或干燥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粘合剂为淀粉、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及羟丙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采用了以上方案,使本发明的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制备的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的胶囊剂,由于崩解很快,能够显著提高溶出度,提高疗效,且该制剂溶出性能稳定,长时间(两年)保存后体外溶出度与刚制备时相比无有显著性差异,均在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齐多夫定结构如下:
分子式:C10H13N5O4,分子量:267.24
本发明所用的拉米夫定结构如下:
分子式:C8H11N3O3S,分子量:229.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8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再生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光网络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