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腮腺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6951.0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唐雅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雅蓉 |
主分类号: | A61K36/355 | 分类号: | A61K36/35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腮腺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其突出的病征。腮腺炎传染性很强,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虽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患上腮腺炎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腮腺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腮腺炎的药物含有板蓝根、金银花和牛蒡子。其中,板蓝根、金银花和牛蒡子的重量比优选为1∶0.5-1.5∶0.2-1,更优选为1∶0.8-1.2∶0.5-0.8,特别优选为1∶1∶0.6。
本发明的药物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腮腺炎,疗效快,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学认为,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其发病机理可归结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亏滞、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本发明的治疗腮腺炎的药物含有板蓝根、金银花和牛蒡子,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的功效,从而达到治愈腮腺炎的目的。
其中,板蓝根、金银花和牛蒡子的重量比优选为1∶0.5-1.5∶0.2-1,更优选为1∶0.8-1.2∶0.5-0.8,特别优选为1∶1∶0.6。
板兰根含有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腺甙、棕榈酸等成分。板兰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提高免疫力之功效,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等。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忍冬苷以及肌醇、挥发油、皂苷等成分。金银花味甘性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散痈消肿、疏热散邪、凉血止痢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痈、咽喉肿痛、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热毒痢疾、下痢脓血、湿温阻喉、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
牛蒡子含有牛蒡甙、罗汉松脂酚、络石甙元、倍半木质素AL-D及AL-F、花生酸、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等成分。牛蒡子味辛苦性寒,能外散风热,内泄其毒,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透疹、利咽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瘟毒发颐、火毒内结、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痄腮喉痹等症。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疗效好、价格低、无副作用等优点。一般使用本发明的药物一天即可退烧、消肿不痛,非化脓肿患者用药3次可痊愈,化脓肿者5~6次可痊愈。
本发明制剂的用法如下:取板蓝根、金银花和牛蒡子,用水煎制,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雅蓉,未经唐雅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