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缝合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6758.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淑珍;宋世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淑珍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现有缝合针大多针孔较小,引线较为困难,而且必须使线穿过针孔才能完成引线操作,在一次手术中经常须穿针数次,如果是小号缝合针,细线更难穿过,不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还延长手术时间。缝合针的截面通常为圆形,手术时不易夹持,增加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线方便的缝合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针体,针体上设有针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针孔内设有V形防脱线板,所述V形防脱线板将针孔分为内孔和外孔;所述外孔侧边开孔;所述V形防脱线板的V形底端伸向内孔,且V形防脱线板中间设有引线缝。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用持针器将针体夹住,将手术线两头拉紧从外孔侧边压入,再从引线缝压入内孔,即完成穿线,这样不但穿线方便,而且不易脱线,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针体中部设有凹坑。
所述针体设有凹坑处的横截面为具有扁平两面的鼓形,使用时使夹持器夹持的更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医用缝合针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针体1,针体1前端为针尖,后端为针尾,针尾上设有针孔2,针孔2内设有V形防脱线板3,V形防脱线板3将针孔2分为内孔21和外孔22;外孔22侧边开孔;V形防脱线板3的V形底端伸向内孔21,且V形防脱线板3中间设有引线缝4,也可在其他类型缝合针使用此结构针孔。缝合时,缝合线因承力而处于V形防脱线板3与内孔21的连接处,而不会从引线缝4脱出。针体1中部设有凹坑5,凹坑5处的横截面为具有扁平两面的鼓形,使用时使夹持器夹持的更牢固。
使用时用持针器将针体1夹住,将手术线两头拉紧从外孔22侧边压入,再从引线缝4压入内孔21,即完成穿线,这样不但穿线方便,而且不易脱线,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淑珍,未经魏淑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