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沾网频振杀虫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95970.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保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保卫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沾网频振 杀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不沾网频振杀虫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对有害昆虫的无公害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防治有害昆虫是一类重要手段。黑光灯即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应用非常广泛。但一般黑光灯用交流电源供电,对小块的农田或草地还可以适用,对于面积较大的牧场、农田,由于使用市电需经历布线埋管等工序,花费高,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可靠性、安全性差。现如今,开始应用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供电的昆虫杀虫灯,其特点是便于安装,节能环保,少维护,可靠性高,不仅节约农药费,减少农作物化学农药残留生产绿色食品.还可为鸡鸭鱼及鸟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这种太阳能杀虫灯由于电网电压的限制,杀虫范围较小,而且电网上会沾着虫体,导致分压、分流,使电网很快失效,这是因为电网通电状态下就会有电场产生,电场会产生吸引力,自动清虫设备也只能把蚊虫推到上面或者是下面,而却不能使其全部脱离网丝,这是长期困扰高压灭虫灯的一个极难解决的难题。在灭虫行业里,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低电压(2~3KV)小电流(5mA)以下,不会使灯体燃烧,而击杀效果差;另一种是高电压(8KV-10KV)大电流(20mA)以上或用交流高压电,击杀效果相对增强,但有触电引起灯体燃烧甚至引发火灾发生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设计了了一种新的不沾网太阳能电池供电频振杀虫灯,该不沾网频振杀虫灯包括:高压发生器、太阳能板、蓄电池箱、杀虫灯、挡虫板、管夹子、底盘、灯脚,还包括由上灯杆、中灯杆、下灯杆、同径管箍、变径管箍组成的灯杆,其中从上到下安装依次为:灯脚、底盘、下灯杆、中灯杆、上灯杆、蓄电池箱、太阳能板,高压发生器装置在蓄电池箱里,高压发生器包括单片机、高频三极管、高频变压器、高压电容及与其串联的电阻构成,杀虫灯通过管夹子装置在上灯杆上,杀虫灯上设置有挡虫板,底盘用于将灯杆连接在灯脚上,灯脚固定在地面上,同径管箍和变径管箍分别用于连接上灯杆和中灯杆、中灯杆和下灯杆,其特点在于:高压发生器采用微电脑直流频振诱控技术,给8051-330单片机灌入光控、雨控、时控等应用程序,再通过高频三极管、高频变压器、电容等自身的振荡,将12V直流电压变频至5K-6KHz,且产生出一种7KV-8KV的直流高压电压(又叫高频电压)和7~8mA的低电流。然后再与四只并联的大功率高压电容组合成一个数字化的高压发生器。这个发生器是频振杀虫灯的核心部分。这种7KV-8KV的直流高压电尖端放电的距离为7~8mm。为了防止高压电网自放电拉弧现象的产生,其正、负极网丝的两丝中心距应≥12mm。这种电压和网丝距离的配合,可消除自放电拉弧现象。
本发明使得蚊虫在触网的瞬间释放出一种能量,这个能量恰好大于电场引力,又在安全范围内,达到了误触不伤人、击杀不沾网、不燃烧的特点,通过上述措施解决了以前小电流(5mA)低高压(3kV)击杀效果差和大电流(20~100mA)高电压(8kV~10kV)电场吸引力大,沾网严重甚至照成灯体燃烧的问题,当较大个的昆虫沾网时,昆虫身体接触电网网丝的部分仍在慢慢放电,直到把触网部分的体液渐渐烧开,而这时的电容也在慢慢积蓄能量,当能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便会将夹在两根网丝间的昆虫瞬间弹出。该设备装灯地域半径在80m内的控害面积在20000m2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蓄电池在五年以上,冬季不用时可将灯管取下保存,该杀虫灯通过双波段或者多波段进行杀虫,杀虫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农业、林业、蔬菜、仓储、茶叶、烟草、园林、大棚、葡萄园、水产养殖等方面。可诱杀十目、一百多科、一千三百余种夜出性有害昆虫。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杀虫灯的装配结构图
图2为该杀虫灯中高压发生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保卫,未经田保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5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