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厌氧污泥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5442.6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F2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污泥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厌氧污泥的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泥来源较广,属于危险废物。目前,无论石油采油厂在原油储油罐中,或炼油厂在原油管道、储运罐中,或成品油、回收废油在储运容器中,或润滑油、石蜡、植物油在精制脱色中加入活性白土后,以及落地油等产生的油泥,油泥中含油量在30%以上,水含量50%左右,泥土占15%左右。
油泥常用的处理方法,存在着一定缺陷:
(1)集中堆放,消极等待以后找好办法处理,建库、筑坝投资大,占地多,安全隐患大;
(2)地下掩埋,填入废井或挖坑掩埋,既污染地下,又浪费资源;
(3)燃料燃烧,掺入煤粉烧锅炉,油泥很难与煤粉拌和均匀,既影响炉膛燃烧效果,又降低了灰粉质量;
(4)机械压虑,用板框压滤机压滤处理油泥,油回收率较低,约50%,另一半残油随渣排出;
(5)表面活性剂,添加表面活性剂,加温蒸煮分油,回收率较低,约50%。另一半残油随渣排出;
(6)溶剂萃取,常用于对植物油饼粕处理,效果较好,不适于对植物油泥处理,经试验证明效果较差,回收率仅为60%。
由于常规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目前对众多大型油加工企业如石油企业、植物油企业、石油副产品企业,油泥成为一个沉重包袱,久背难卸,油泥的更好处理仍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厌氧污泥的处理方法,处理油泥上产生良好的环保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是对污泥采取油泥分离、消化、除臭、中和、沉降、浓缩,淤化、再浓缩、干燥焚烧的工艺过程,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1)油泥分离:把污泥用水稀释成稀泥,加入汽油有机溶剂,搅拌、沉降,实现油与污泥的分离;
(2)消化:油泥分离后污泥置于消化池中,投加一定量的碱石灰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厌氧发酵3~5天;
(3)除臭:发酵后的污泥通入空气,并加以搅拌,让厌氧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态其它加以氧化;
(4)中和:向污泥中加入0.5M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6.8~7.2;
(5)沉降、浓缩: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泥自然沉降;
(6)淤化:向浓缩后的污泥中加入溶剂,溶剂为煤油、柴油、甲苯、乙苯、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加入比例按重量计为:溶剂∶污泥=1∶10;
(7)再浓缩:经过淤化后的污泥加入10~15ppm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污泥脱水,再用离心分离器进行离心分离;
(8)干燥焚烧:脱水后的污泥拌入泥浆,煤炭进行干燥焚烧处理。
本发明的优势特征为:具有工艺简便,易于操作,处理油泥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环保效益,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例案例
实例1:
(1)油泥分离:把污泥用水稀释成稀泥,加入汽油有机溶剂,搅拌、沉降,实现油与污泥的分离;
(2)消化:油泥分离后污泥置于消化池中,投加一定量的碱石灰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厌氧发酵3天;
(3)除臭:发酵后的污泥通入空气,并加以搅拌,让厌氧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态其它加以氧化;
(4)中和:向污泥中加入0.5M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6.8;
(5)沉降、浓缩: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泥自然沉降;
(6)淤化:向浓缩后的污泥中加入煤油,加入比例按重量计为:煤油∶污泥=1∶10;
(7)再浓缩:经过淤化后的污泥加入10ppm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污泥脱水,再用离心分离器进行离心分离;
(8)干燥焚烧:脱水后的污泥拌入泥浆,煤炭进行干燥焚烧处理。
实例2:
(1)油泥分离:把污泥用水稀释成稀泥,加入汽油有机溶剂,搅拌、沉降,实现油与污泥的分离;
(2)消化:油泥分离后污泥置于消化池中,投加一定量的碱石灰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厌氧发酵4天;
(3)除臭:发酵后的污泥通入空气,并加以搅拌,让厌氧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态其它加以氧化;
(4)中和:向污泥中加入0.5M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0;
(5)沉降、浓缩: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泥自然沉降;
(6)淤化:向浓缩后的污泥中加入柴油,加入比例按重量计为:柴油∶污泥=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5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用级间苯三酚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ABS废料颗粒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