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5364.X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4;A6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特发性 血小板 减少 紫癜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和内脏出血,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激素(如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是激素的副作用巨大,能给人体带来其它严重的并发症(如停用激素后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病)。该病属祖国医学“血证”范畴,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具用巨大的潜力,因此发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来治疗该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依据祖国医学传统医学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从中筛选出治疗该病的天然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使其发挥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桂枝75克 细辛4克 附子15克 生姜50克 昆布75克 杏仁10克 大枣150克 郁金60克 姜黄50克 藏红花12克 银杏叶16克 苦参18克 赤芍15克 前胡10克 菖蒲12克 苏合香6克 鱼腥草30克 桑白皮10克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9克。饭后服用,每日一袋,分两次用温开水冲服。
本发明药物是中药制剂,根据中医配方理论,选药合理、标本兼治。本发明药物,经多年临床观察病人,疗效显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都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药物临床服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本发明选用天然植物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化学制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安全可靠。本发明为散剂,有效成分散失少,疗效高,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无任何不适症。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5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系统的临床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相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00例作为对比组,年龄16-62岁,病程1-6年;试验组:停用常规药物,服用本发明药物;对照组:服用常规药物。观察期为3个月,半年后复查,无复发为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为有效,病情好转不明显为无效。
临床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服用本发明药物与用传统西药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表1二组有效率比较
注:疗效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二组有效率比较P<0.01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40.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西药。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述配比选取原料:
桂枝75克 细辛4克 附子15克 生姜50克 昆布75克 杏仁10克 大枣150克 郁金60克 姜黄50克 藏红花12克 银杏叶16克 苦参18克 赤芍15克 前胡10克 菖蒲12克 苏合香6克 鱼腥草30克 桑白皮10克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粉碎成180目细粉,分装成袋,每袋装药粉9克。饭后服用,每日一袋,分两次用温开水冲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燕,未经朱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5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