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4964.4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尧;傅德龙;金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有机 废水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下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被用做环保手段来处理有机废水。第一代厌氧反应器的代表是出现在英国的厌氧消化池,其原理是处理污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并产生沼气进行照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是基于固体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分离的厌氧反应器,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厌氧滤池(AF)和厌氧接触膜膨胀床反应器(AAFEB)。
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环保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厌氧生物处理池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1)无法应用于常温下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2)UASB中的污泥一般有絮状污泥和颗粒状污泥两种,絮状污泥容易上浮带走微生物,而颗粒状污泥较难形成。
(3)UASB进水布水口如果少而大,会产生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存在死角;如果多而小,则易堵塞。
(4)占地面积较大,启动慢。
虽然这些问题存在,但是根据现有技术如果要改良设备,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花费的费用将非常高,因此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问题都存在于各个项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三代新型厌氧反应器。其原理是在厌氧菌的作用下,通过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产甲烷等阶段,最终将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花费不大的情况下,根本上解决了UASB进水混合不均匀、存在死角、容易堵塞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包括调制池和厌氧反应器,所述厌氧反应器底部设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连接脉冲布水系统,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中部填充有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层,厌氧反应器顶部中心设有三相分离器,顶部边缘设有出水溢流堰,所述脉冲布水系统由脉冲阀、穿孔布水管和布水器组成,所述进水泵连接两个穿孔布水管,一个穿孔布水管连接到奇数位的布水器,另一个连接到偶数位的布水器,所述穿孔布水管靠近进水泵一端到远离水泵一端直径依次减小,所述布水器交错设置在在穿孔布水管轴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进水泵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作为主进水泵,另一个作为冗余。这样即使一个进水泵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使用。
优选的,所述穿孔布水管上设有加强结点。由于穿孔布水管较长而且受到水压的影响,因此加强结点能够提高穿孔布水管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穿孔布水管靠近进水泵一端到另一侧的加强结点分布逐渐密集。由于穿孔布水管的直径逐渐减小,因此远离水泵一端所受到的压强更大,这样就需要增加加强结点的密度,确保穿孔布水管的侧壁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反应器设有外循环系统,可有效稀释进水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其对厌氧反应的影响,增加了反应器的抗负荷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反应器设有底部排泥装置,有效防止污泥钙化,增强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反应器壳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为全封闭,因此热量散发较小,抗低温能力强。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常温下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把流化床反应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外循环、污泥颗粒化等技术集合在同一个厌氧反应器内,使厌氧反应以较高效率进行。同时脉冲布水系统由脉冲阀和穿孔布水管组成,形成全横截面均匀布水。穿孔布水管的管径变化,确保各个布水器中出水均匀。所述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是普通UASB的3~5倍左右,其所需的容积仅为UASB的1/3~1/5,节省了土建投资。同时其高径比大于UASB,因此占地面积更小。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厌氧反应器脉冲布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4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网EDK / ICT 资源配置技术
- 下一篇:气流导向汽车后视镜